【文/曾士軒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二生)】
外來移民是否會影響本國勞工的工作權益問題,一直是被爭議的議題,也常常被一些政客操作為反移民的右派民族主義。民眾如果沒有深刻思考、人云亦云的話,常常會被這些人牽著走,跟著打著反對移民的旗號。
事實上,移民對於接收國的好處是大於壞處的。首先,提供充沛的勞動力,外來移民提供了高階技術人才,以及補足底層3D工作的缺額,讓社會的運作得以正常,也替企業主節省了許多勞力成本。除此之外,低廉的勞力成本,延緩了夕陽工業等勞力密集產業的衰敗。
其次,大量的移民勞工並不會壓縮到本國人的工作機會,反而是增加了。因為上述論點犯了「勞動力總合的謬誤」。認為一國的工作機會是固定的,所以人一多,工作機會就變少的推論,顯然是錯誤的。其實每個人都在為其他人創造工作,因應這些大量移民人口的需求,許多相關行業應運而生,成就了許多本國人創業夢。
第三,有了這些外來移民幫助從事底層工作時,本國勞工將可以從事較高附價價值的工作,提升自身生活水平,而婦女也能在外國幫傭的協助下重回職場。
第四,移民讓已開發國家的人口成長率得到穩定。已開發國家共同的特色就是生育率極低,並未達到2.2人的人口替換率,將會造成人口上的崩潰。此時移民的遷入將有穩定人口的功能。不過,移民在緩解人口老化上,並沒有太明顯的幫助。
最後,從美國、加拿大、德國等移民大國的研究報告得知,移民對接收國的優大於弊的,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等支出,跟移民所帶來的貢獻下相比,只是九牛一毛。
台灣的外勞政策卻是有條件的開放,即使移民的好處是大於壞處的。基於國族主義的思維下,台灣還是有限制性的開放東南亞移工和中國漁工。不過,同樣的標準並不適用於所有的外籍勞工,台灣在面對高技術、高知識水準的歐美外籍人士上,其態度就顯得有善許多。不只是居留時間可以無限延長,也能自由的與台籍人士通婚等,這裡顯現出台灣對於「階級」的重視。也可以從限制外勞的法令理由中,看出台灣與中國的矛盾情結,可以從面對移工議題上,看出台灣國族主義上的具體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