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67期 2012/10/15出刊/ 半月刊

 

 

台灣客家飲食文學的研究

【文╱廖純瑜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畢業生)】

 

論文摘要:

  自客家運動崛起後,隨著族群意識的抬頭與鄉土文化的推廣,客家飲食快速地風行於台灣的餐飲界,亦帶動有關客家飲食文化熱烈的探討,並逐漸有蔚為顯學的趨勢。但對於客家飲食文學的研究,仍只是處在起步的階段。因為在客家文學的領域裡,目前較少有系統,以飲食當作研究的主體,深入探究其文化與精神層面的意涵。本論文將以客家飲食文學為研究的範疇,希望能以歷時性的研究,建構出一套飲食文化發展的系譜,並以共時性的研究,梳理出客家飲食文化所呈現社會、文化、政治、經濟各種不同的面向。

  本論文共分七章。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說明研究主題,並闡述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在界定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第三節文獻回顧與探討,並著手於收集、分析與探討,有關目前國內客家飲食文學與文化相關議題現有的學術研究。

  第二章 客家飲食文化的變遷。主要從台灣客家飲食文學中,探討飲食文化的演變,並建構出一套客家飲食文學發展的系譜,爬梳客家飲食文化發展的脈絡。這涵蓋﹙1﹚唐山過台灣,移民時期以開墾拓荒精神為主的飲食風貌。﹙2﹚日治時期,台灣全面實行皇民化運動後,形成階級不平等的殖民地飲食,因而引起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種種的民生問題。﹙3﹚光復初期,受戰後政治紛亂所致,仍維持戰時貧窮的窘況,客家飲食文化亦如台灣各地區一樣,呈現後殖民時期的飲食現象。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遷台後,受通婚、雜居等因素的影響,客家飲食文化經歷中國各省飲食文化的融合,逐漸產生質與量的變化。﹙4﹚當代客家飲食文化的發展,在客家運動、族群融合以及國際化多方的衝擊下,客家人的飲食習慣,在後現代多元混血、雜匯的洗禮後,昔日傳統油、香、鹹、陳重口味的飲食風格,已漸漸式微,取而代之是現代人主張以輕食掛帥的健康飲食形態。

  第三章 客家山文化的飲食與書寫。本章聚焦於客家族群特有山文化的飲食風格。研究重點在於客家人與山居地景文化的關係,探究在匱乏的地理環境與時空背景下,客家人如何運用天然資源,就地取材、靠山吃山所形塑出獨特的飲食哲學。
  第四章 台灣客家味。由文學作品裡,探討鹹菜、瓜仔脯、蘿蔔乾、粄等具有客家符碼的食物特質,以及客家人因吃野、吃粗、吃雜所形成山居的飲食模式。客家飲食文化的內涵與信仰、民俗節慶息息相關,由此也發展出族群標幟四炆四炒的特色菜。

  第五章 茶文學之研究。茶是客家人主要的經濟作物與文化鮮明的符碼。此章節主要在探究客家飲茶文化的歷史演變,以及具有族群色彩的擂茶、東方美人、酸柑茶與客家人社會文化的淵源,並提出對茶文學各種文體的賞析。
  第六章 當代客家飲食文學的書寫。著重於懷舊紀實、客家婦女的飲食意象、從集體記憶到族群認同以及飲食文學傳播之探討。在懷舊紀實中,透過懷念與回味的鄉愁,企圖找回母親「手路菜」的滋味,並經由客家菜的符碼,喚起集體的記憶與族群的認同。客家婦女在飲食上的意象,早期的角色常被要求需具備灶頭鑊尾的能力外,在感情世界裡,則流露出對愛情與親情堅忍不拔的情操。因此,亦建構出傳統客家婦女勤儉持家、吃苦耐勞、犧牲奉獻大地之母的形貌。客籍作家除了藉著飲食的書寫,試圖找回集體的記憶與族群情感認同的凝聚力,也透過飲食文學的鋪陳與傳播, 積極地行銷並擴張客家飲食多元的風貌,並呈現客家飲食豐富的文化內涵。  

  第七章 總結。歸納各篇的論述與心得。弱裔族群的客家人,早期移民的飲食文化,在面臨山居匱乏的困境,靠著自給自足與惜福的觀念,在「資源回收與再生」的變通下,反而開展出客家飲食文化許多具有獨特性的飲食。但在強調國際化的今日,客家飲食文化經後現代多元的水乳交融後,自然而然,由傳統油、香、鹹、陳的飲食原貌,蛻變成味蕾具有強烈包容性的多元樣貌;並開展飲食文化另一頁的新紀元。

關鍵字: 客家文學 、飲食文學、山文化、客家茶、後現代飲食、客家婦女

 

 

 


 

 

▲BACK

贊助單位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劉振榮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輯助理 / 謝晨馨
◆ 編 輯 群/ 王鴻宇、周佳儀、涂正強、彭琦倩、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謝晨馨(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設計 / 林佑柔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