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66期 2012/10/01出刊/ 半月刊

 

 

認同本土文化,發揚台灣古典文化

【文/黃惟諠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研一生)】

 

  我們生於斯,長於斯,更應該要積極了解本土的歷史地理與文化,而這又非得靠政府的力量去推行不可,只有上位者的提倡,本土文化的保存與發揚始有完善的可能,於研究台灣古典文化時,最困難的任務之ㄧ便是文獻的輯佚,除了早期印刷事業的不普及,也因為一些文人或藏書家不願意與他人分享,或是後代子孫未能妥善保存,造成一些珍貴的文史資料遺失大半,目前有全台詩、全台文及全台賦的編輯,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但仍需要許多經費的補助,及有志之士的努力,內容才會更完備更充實。

  又在高等教育上,政府於各大學陸續開設了台灣文學系所,以培養研究台灣文學的專業人才,之後希望能向下扎根,從基礎教育做起,現在已有所謂的鄉土文化課程及台灣歷史地理課程,但應該還能更生活化讓學生去體驗感受,而非只是課堂上的紙筆紀錄,所以母語的保存也是很重要的一環,讓我們的下一代能更正確並多方面地去實際接觸我們所生長的台灣。

  很多人一聽到「台灣古典文化」都會納悶台灣歷史相較中國歷史是很短的,且古典詩詞文賦也都是繼承自中國漢文化的傳統,究竟台灣古典文學有何值得研究之處?

  但我們仔細去了解並深入研究,台灣古典文學不僅繼承漢文化傳統,更融入了許多豐富的台灣主體元素,也就是每一個特殊的時空環境都有其書寫的獨一無二性,換言之,台灣古典文學就是因為有其獨特的歷史、地理及文化背景,而一切有關台灣的書寫均有被研究探討的可能性,這些是不需要靠一些像李白、杜甫等大詩人來保證的,況且台灣本土的詩家亦不在少數,甚而受到對岸的喜好,例如:清光緒年間的的附貢生曾肇楨,出生苗栗銅鑼,「才學勝人,能文,工于詩賦,閩粵久慕其名」(陳海盛《啟明金鏡》)總之,台灣古典文化在時間的發展上雖不長,但其內容之深厚多元卻是不容小覷。

 

 

 

 

 

 

▲BACK

贊助單位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劉振榮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輯助理 / 謝晨馨
◆ 編 輯 群/ 王鴻宇、周佳儀、涂正強、彭琦倩、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謝晨馨(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設計 / 林佑柔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