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66期 2012/10/01出刊/ 半月刊

 

 

桃園水利系統變遷概述

【文/龔毓晨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研二生)】

 

  「水」一直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課題,水的取得、水的保存及水質維護為台灣水資源運用的三大議題,自開墾以來,受到氣候及地形的限制,因其獨特的地理環境與先民智慧,及農業灌溉的需求牽引下始修築埤塘,有水便得以灌溉農田、發展聚落,為桃園的農業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可以說未發展工業前的桃園地區,以水的取得及保存為主。民國五十三年,石門水庫竣工,受惠者除了經常需面臨苦旱的桃園農地以外,亦得以水力發電發展工業。在工業化之後,由於近代桃園地區發展產生質與量的變化,經濟迅速成長,環境易快速惡化,桃園的水資源議題已延伸至取得、保存及維護,維護良好的水質以供民生、農業用為政府重要工作。

  桃園縣工業化的過程帶來許多土地利用結構性的轉變。第一、工業用地經濟價值遠高於農業用地,使得許多農地釋出成為工業用地;第二、大量勞動人口投入工業、服務業,農業人力短缺,部分農地廢耕;第三、埤塘失去灌溉功能,填平作為其他用途。農地空間和埤塘水利空間的存在為正向關係,沒有農地就不需要埤塘蓄水灌溉,沒有埤塘也無法灌溉足夠農田,兩者逐漸交互影響而消逝,而1960年代以來,桃園縣政府逐漸形塑發展方向─「發展工業」,在這之前,桃園縣的工業發展遠低於全台的平均增加率,但是今日,全台一共有107座工業區,桃園便有12座,居全台縣市之冠。

  桃園台地為經濟部水利署所認定全台灣最高風險缺水的地區 (經濟部水利署,2005,18-19),因此,水的取得及保存的工作並沒有因時代變遷而中斷,桃園水利系統透過水庫、水圳、埤塘三者串連,水庫扮演著水的儲存及供應,由水圳輸送至各區域的埤塘,最後由埤塘作為轉運站,引至各埤塘所屬的灌溉區域灌溉。水圳主要以桃園大圳與石門大圳兩者為主軸,桃園大圳於1916年興建,搜集來自大嵙崁溪(大漢溪)流域的溪水與雨水,工程直至1928年才竣工;而石門大圳則是在1964年石門水庫工程竣工後,灌溉桃園大圳以來的地勢較高地區,正式形塑整個桃園地區埤與圳相互調節,並成為今日桃園發達的埤圳系統。

  水庫、水圳和埤塘三者呵成一氣的水利系統完工後,締造桃園農業的佳績,許多農地從原本僅能種植需水量較低的茶葉轉變為耕作水稻,耕地也因充足的水源從一穫轉為二穫,不僅讓桃園台地成為北台灣的穀倉,也為未來該地的工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不僅如此,水圳的出現,讓當地水資源的利用產生支配性的空間價值(陳鴻圖,2003),自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成為水利空間的規劃者後,政府公權力便影響著桃園農業的水資源分配和使用,目前支配桃園大圳用水的為桃園農田水利會,石門大圳用水的為石門農田水利會。   

  今日,埤塘數量因各項土地及水利系統的開發而大量削減,連帶為桃園地區的自然與人文景觀帶來巨大的變化,許多埤塘因此填平作為其他用途,如桃園縣政府現址為埤塘填平後所建,縣政府的外環道路更為這口埤塘的周圍堤防,以及當初為了興建桃園機場,填掉大園鄉沿海近百口埤塘 ,顯示埤塘因為時代變遷正在快速的消逝中。

  桃園台地上分佈著大大小小的埤塘,讓桃園台地有著「千埤之鄉」之美稱,埤塘是早期當地居民用水的重要來源,有著蓄水灌溉、滯洪、補充地下水源等眾多功能,「共享的水利空間」背後亦隱含著其他意義,可能涉及家族的開墾、地方勢力的劃分、族群間的競爭與合作,及當地產業的發展。因此,埤塘對於客家與社會環境來說,有著不可抹滅的意義,我國政府已重手相關的規劃工作,也有具體良好成果,如八德埤塘生態公園,即為一個埤塘轉型成功的案例。

  筆者希望,不僅是政府,民眾也能重視埤塘的歷史和環境價值,致力保存該景觀文化,讓每每乘坐飛機於桃園上空的人,都能一覽埤塘的美好,回憶先民的開拓歷史。

 

 

 

 

 

▲BACK

贊助單位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劉振榮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輯助理 / 謝晨馨
◆ 編 輯 群/ 王鴻宇、周佳儀、涂正強、彭琦倩、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謝晨馨(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設計 / 林佑柔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