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65期 2012/09/15出刊/ 半月刊

 

 

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

【文/廖志軒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畢業生)】

 

  在以往漢番關係的論述裡,熟番與漢人接觸以後,熟番向來被認為「漢化」於漢人社會而消失。其實不然。以竹塹地區的竹塹社來說,乾隆年間設立的「采田福地」,一直以來透過每年儀式祭典的舉行,來維繫竹塹社自身的族群認同。日治時期,竹塹社成立祭祀公業組織,從中所衍生出來的派下員,使得竹塹社後裔的認定有了依據。竹塹社與漢人的接觸,並沒有因為「漢化」而消失,而是以「客家化」的形式,生活在這個社會。

  在個案的選擇上,本研究之所以以竹塹社七姓裡面的錢皆只派下做為探討的對象,主要是由於錢皆只派下,自乾隆年間起,便長期擔任通事、土目與屯務要職;日治時期,還曾擔任竹塹社祭祀公業的管理人。這是竹塹社的歷史發展中,一個很重要的家族。另外,官方檔案與契約文書,均有許多關於錢皆只派下的史料,但學者對於這個家族的研究,卻並不多;仍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地方。在族群分布方面,竹塹社所在的竹塹地區,自雍正年間起,清廷鼓勵漢人前來開墾以後,便有許多粵籍墾民來到這裡從事開墾工作。這些粵籍墾民除了向竹塹社請墾土地,同時也教導竹塹社學習漢人的耕種技術;在雙方各方面長期的接觸下,促使竹塹社逐漸走向「客家化」。不管是文化、風俗習慣、信仰、語言…等各方面,均與客家人無異。所以,由於竹塹地區為全臺最多客家人的地區,而且仍然能夠透過一些特殊的方式,找到竹塹社後裔;使得「熟番客家化」這樣的族群現象,也就因此在竹塹地區最為顯著。

 

 

 

 

 


 

 

▲BACK

贊助單位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劉振榮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輯助理 / 謝晨馨
◆ 編 輯 群/ 張倩斐、周佳儀、涂正強、彭琦倩、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謝晨馨(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設計 / 林佑柔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