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轉載自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四炆四炒」可說是傳統客家菜的經典印象,不管是雞鴨魚肉還是青菜蘿蔔,只要用小火燜到入味,大火炒到香脆爽口,就是一道好料理,不過說起來簡單,要怎麼做還是要有人指導,在台中的弘光科技大學,特別舉辦客家菜研習班,教導歸國僑胞,學習客家菜的四炆四炒。
將五花肉切成大約四指寬,然後用水汆燙,再下油鍋爆香,這是燜爌肉之前,相當重要的步驟,而且還要用小火燜到入味,要不然就很難料理出,美味的客家菜。
台灣美食藝術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駱進漢:「我們在四炆四炒裡面,炆的就是要把肉,把我們的湯頭、像我們的燜白蘿蔔燜排骨的燜肉,這樣的效果把它燜起來,時間要長一點,那如果我們在做四炒時候,要讓它速度快一點,它的脆度、它的香度,味道就會很香很濃。」
最近幾年客家料理,愈來愈受到民眾喜愛,甚至連海外的華僑也熱衷學習,客委會特別在中部舉辦客家美食料理研習班,吸引許多僑胞回國參加。
日本華僑 林玉蟬:「我回來很想學習做米篩目,因為在日本居住,很難買到這些東西,可以學到這些在家裡做,不然就是粄條做的材料,炒跟煮沒問題,可是要怎做,我最想要學這些。」
馬來西亞華僑 藍賽珍:「台灣的客家菜跟馬來西亞的客家菜有什麼不一樣,大家可以做一些交流,我回到馬來西亞,就可以在馬來西亞發揚台灣客家菜的風采。」
由大廚親自指導料理客家菜,就是希望讓海外僑胞學到烹煮客家菜的要領及精髓,回到僑居地後,協助推廣客家美食,讓全世界人知道客家料理的美味。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