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學勳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研二生)】
繼續要淺談的是語文的翻譯面。嚴格來說有大多的觀點因為筆者於前幾期的電子報已陳述頗多,包含翻譯考試政策面的現況與批判、建議作法、翻譯方法和不同語種的比較、非第一手資料造成誤譯或訛譯的影響……,所以若真要談什麼新觀點實在非屬易事。
當然筆者以為仍值得稍提的是,除了先前曾提及的《語苑》一書,算是筆者到目前為止了解最早記載方言與外語之間對譯的書籍,雖說稍較遺憾的是裡面的內容多以閩南語與各歐洲語言的對譯為主,客方言是有然相對少見。當然即便如此,至少在非官方語言與外語間的對譯確實是有記載和著述。所以筆者便有進一步的想像,那就是在當時台灣亦處列強侵略的時代便有這方面的紀錄,現在除了時代演變已不同於以往,要再從事這方面的事,甚至於「寫歷史」似乎並無不可!
或許有人會質疑甚或對這樣「寫歷史」的想法莞爾一笑,不管是否由於普遍上的社會氛圍對本土語文的重視尚未到位,或是從事語文業註定被視作賺不到什麼利益等等。不過至少筆者試著詮釋的是,其實只要是在語文的範疇裡不論翻譯、語言學、文學、語文教學的分析和研究方法來說,其實是可以嘗試用一樣的方法去進行分析研究,好比非筆者專長的語言學範疇裡,筆者曾於今年六月底於高師大時看過有發表人以西方的OT理論來研究海陸腔和饒平腔;文學裡,筆者甚至可以用亞理斯多德戲劇詩的理論方法來看客家戲曲……
翻譯其實也不例外,和上段一樣,只是因為語種、文體、對象的不同,一樣的方法和流程呈現出不同的結果罷了。所以若單純以翻譯的方法流和語種對象來說,就目前有從事客語文研究的人當中,發覺現在反而以所謂華客語間的對譯來作探討,而像以往一樣做客語與外語間對譯的情形幾乎已不復見。當然華客對譯並非不可探究,到底還是以往尚未明顯得到留意,只是依筆者主觀看法,是可惜在說一則畢竟同為漢語方言,也許語言的均質性和不同語言間的關係高過太多,歧異和可看度或許稍顯黯淡。
再者,從事或指導華客翻譯的老師先進除主要是以中文或國文系所為主要背景,而且多數又以漢語(方言)語言學為專長,自然仍以語言學的角度來看翻譯。這是人之常情,並不奇怪,而且就算是中文對外語,甚至於不同外語之間的互譯,以語言學的角度(尤其包括構詞、句法等)的來做對比分析等的研究、論述、先進可謂屢見不鮮,然不論是筆者先前曾提及的,還是內地一位先進黃邦傑老師皆以為翻譯除了是藝術,也是個專業,而個人甚至於進一步果決地說,還是獨立的專業。換言之,假若探究的觀點和立場若難以「就翻譯論翻譯」,或許翻譯這領域反而誤成了語言學的從屬,更失去了其原本應有的味道和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