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人華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一生)】
由於居民的比例與歷史脈絡,客家文化在苗栗地區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力。因此,對於苗栗政府而言,在發展觀光文化產業時以此為號召最為有利。但在推動的過程中,該避免只流於包裝而不重視內在的特殊文化意涵;例如所有的商品一律打上「客家」做宣傳,一窩蜂下來質與量的不均衡,導致所謂特色皆會被抹滅,直接影響了觀光價值。而除了擔心客家的因素被消耗抹滅,結合當地政府主打客家,若太過強調單一主題,對於其他的文化會產生排他性,在政府觀光文化資源的分配上會佔不利的位置,對於多元文化的尊重與共榮造成負面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參觀觀光文化局時,導覽人員在介紹早期家庭生活用品時提到,那些物品(如灶、鋤頭等)並非客家所獨有,而是呈現台灣早期農村的生活面貌,可見對於文化的實質上已在有意識下慢慢釐清。
而近年來不斷有新的景點設立,其中不乏以客家作為主題的建物、園區。這些景區一方面可以引發該處經濟發展,並提供當地居民休閒遊憩的場所;然而另一方面而言,修建這些公共設施是否有其必要,是值得思考的問題。繼續投資新建物之際,若能緩一緩,先將心思放在既有資源的活用上,才能達到最高的價值。以整合而言,公立的場館能提供佈展所需的資源,私人收藏則因個人的使命感、人脈等而相當豐富;但前者常因沒有足夠的展品而略顯空蕩,後者則因人力、空間等不足導致參觀上較為不便;若能兩者結合,就不致見到空曠展覽館與人力吃緊的私人收藏所。
另外,作為觀光景點,在旅遊的配套──大至整體行銷、交通、住宿、無障礙設施,小至街道垃圾桶的設置、路邊的指標,都需要再進一步的安排。現在已有指標性的客家文化園區,可以藉此重新進行苗栗整體旅遊的規劃,相信可以對經濟發展有相當大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