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64期 2012/09/01出刊/ 半月刊

 

 

「台灣文化史專題研究課程」湖口地區宗祠田野探訪

【文/湯承翰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三生)】

 

  湖口向來為軍用裝甲兵之重要基地,素為在地形上為南北咽喉的地理位置。湖口昔日地名稱「大窩口」,以大窩口早期的開墾而言,大致有19個氏族宗祠在此地落地生根,以所受訪的後代氏族成員當中,包含陳四源、張六和、盧電光、戴氏與吳氏等家族,陳四源家族的成員表示,其祖先1740年左右到台灣來,到了1749年號招平埔族協同開墾新竹機場,直到1794年才到湖口來開墾,由於當時的土地所有權狀為平埔族所有,陳家祖先於1804年向平埔族購買湖口南勢一帶土地,並以契約方式訂立土地的權狀,據族人透漏此土地權狀仍保留下來,此乃是研究的一項十分珍貴資料;另外在祭祖方面1837年分家的時候,留下四十餘甲土地當做祭祀公業,直到最近2004年仍定農曆二月初四掃墓,祖塔祭祀至來台祖前四代,目前依舊保留四十餘甲地作為蒸嘗。

  張六和宗族的張福普解釋了張六和家族名稱的由來,由於張家開台祖生活十分艱困,直到了55歲才生第二代,第二代生有六兄弟,故而後來以第三代來台祖稱張六和公號,在同治年間開闢了四百多公頃的土地。值得注意的是張六和家族在2010年2月22日祭祖儀式時,所匯聚的後輩子孫高達上千人之多,然而張六和祖堂不只祭祀張家祖宗,也奉祀曾幫助來台祖的吳姓恩人,由於一般習俗上一個家廟很少見到同時奉祀兩位祖先,張家先祖於是將祖宗牌設計成活動式的雙層祖牌,在夾層寫上吳氏恩人的堂號與大名,充分實踐了飲水思源與知恩圖報的情懷;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張六和祖塔還打破了傳統習俗未出嫁女性不得納入祖塔的規定,將原先塔位規模可容量一萬兩千多的牌位,挪出148位作為供奉未出嫁的女性入牌位共同祭祀之用。

  盧電光祖堂的渡台祖是為玉招公,原先入墾雲林西螺一帶,直到嘉慶年間因在彰化漳泉械鬥頻繁,遂率族人北上移居中壢水尾,後來亦因族群械鬥問題,再次遷居至湖口地區,經過多次遷徙認為此地可為永久奠基之地,終於選定此為祖堂設置點,直到1986年祖塔拆除重建,現在盧家共有七個祭祀的日子,稱為一年兩節四半。至於戴氏家族和義民廟祭祀裡頭有著深遠的關係,義民廟裡頭有供奉戴延玖先祖的長生祿位,當年祖先留下兩甲半的土地,在每年農曆七月二十號的時候會舉辦殺豬儀式祭祖;然而義民廟的上殿裡頭供奉著兩頭豬隻的牲禮,一頭為戴氏家族供奉,另一頭則為林氏家族所供奉,由此看出昔日戴家與林家在義民廟的祭祀管理上,曾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位子,不過何以戴家對義民廟的貢獻之大,如今卻為張六和家族為值年爐主,這或許和以前戴家人多務農為主,較少機會進入教育領域,張家則較多機會接受教育,文人向來是入仕的重要管道且容易建立起名望,故而張六和家族較順理成章成為義民廟值年爐主。

  吳氏先祖於乾隆年間從廣東陸豐渡海來台,定居於竹塹湖口糞箕窩,當年來台祖有九個,九個來台祖最有代表的在羊喜窩,光湖口老街就有五十多戶為吳家,吳家的公廳和一般傳統的公廳較為不同,乃採西洋式建築風格,不過九個來台祖之後卻無相關的組織共同發展。在吳家的祭祀先祖上,除了張六和家族會於大年初一前祭祀吳家祖先外;另外吳家來台祖曾受過蘇姓醫師的救命之恩,因此吳家後人每年固定會替蘇姓恩人掃墓,將蘇姓恩人稱為蘇公,此祭拜異姓恩公的習俗維持了150年之久,後來於2000年左右替蘇姓恩公重建新墓,並且請到了萬善祠共同祭祀。由此可看出後人對於祖先的緬懷,乃至於對異性公媽的感恩,不因時間的久遠而淡忘,實為令人值得嘉許流傳。

 

 

 

 

 

 

 

▲BACK

贊助單位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劉振榮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輯助理 / 謝晨馨
◆ 編 輯 群/ 古佳惠、張倩斐、周佳儀、涂正強、彭琦倩、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謝晨馨(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設計 / 林佑柔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