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
為了提倡台灣文學創作,由新竹縣文化基金會舉辦的第12屆吳濁流文藝營,28日在新豐鄉舉行,吸引不少喜愛文學的民眾報名參加,而由鐵血詩人吳濁流所創辦的吳濁流文學獎,也邁入第43屆,今年主辦單位也邀請小說和新詩得獎者,與學員分享他們文學創作的歷程。
由鐵血詩人吳濁流孫女,介紹今年文學獎小說和新詩類作品,認為這次得獎的文學,用文字表現出作者對台灣這片土地的熱愛,不過新詩得獎者表示,文學創作來自對文字的情感,然而在資訊多元化的時代,時下年輕人上網、娛樂的時間,遠超過閱讀時間,也讓文學創作,有逐漸減少的趨勢。
吳濁流文學獎新詩得獎者 陳金順:「時下的年輕人,對網路一些媒體的掀起,相對對文學文字閱讀方面,比較欠缺,持續的推動台灣文學這個發展,個人覺得很重要。」
今年的吳濁流文藝營,學員從小學生,到退休的阿公阿婆都有,其中還有學員,已連續參加過10次,因此主辦單位,還特別頒發榮譽狀作為鼓勵,認為這樣有意義的文藝營,除了文學上探討外,如果能結合藝術多元文化,有助於提升文藝素養。
吳濁流文藝營社會組學員 巫錦城:「音樂唱歌藝術方面,我感覺這方面,可以與課程裡編排,這就是我對主辦單位一點建議。」
對於學員們的建議,主辦單位允諾,明年將擴大辦理,為了鼓勵新竹縣弱勢家庭,及低收入戶子女參加營隊,文化基金會還提供免費名額,但今年新竹全縣,國中小111所學校,報名人數卻不如預期,讓主辦單位略感失望。
新竹縣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林光華:「每所學校有1位名額,超過600名的學校可以2位,由學校推薦,結果學校才推薦4位而已,所以我說這(新竹縣)政府單位,對教育部分我認為不夠認真。」
已走過12年頭的吳濁流文藝營,多年來培育了將近2000位學員,透過兩天一夜集體營隊的方式,從學習文學創意及欣賞,不只為新竹地區的文壇注入活力,也為台灣文學埋下更多種子。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