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轉載自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首次舉辦兒童夏令營,總共吸引各地120位小朋友參加,結合園區菸樓、敬字亭等空間,營造生活化的客語環境,希望小朋友透過活動及遊戲,認識客家文化,也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小朋友在架子上,綁上一條條黃絲帶,體驗先民在菸樓烘菸葉的文化,接著透過遊戲,將字紙回收到敬字亭,認識客家人惜字精神。
學生 劉威廷:「(為什麼要把紙投進去呢?)要珍惜字,喔!不,要珍惜紙。」
學生 吳培熏:「(黃色的東西是什麼,代表什麼嗎?)代表菸草,(菸草那綁上去之後,它有什麼用途?)它要用火把它烤乾,乾了以後,然後送去公賣局做成菸。」
小朋友們藉由闖關過程,從任務中體驗客家文化,同時認識園區動植物,即使有小朋友不懂客語,園方也安排客家戲曲教學及擂茶體驗等課程,讓學生浸潤在自然的客語環境。
台北市客委會主委 劉智雄:「活動中也認識客家語言,比如說等一下,你看他玩九宮格,一定會講123456,又會講又有玩,啟發他一個意象。」
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首次舉辦兒童夏令營,結合園區菸樓、稻田等空間,希望塑造生活化的學習環境,讓不同族群的小朋友,從活動中認識客家文化,培養團結合作精神。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