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
屏東縣客家事務處舉辦的第2屆六堆青年創意設計營今天登場,學員期待在5天4夜裡,透過巧思,為傳統工藝注入客家文化的精神與活力。
評審老師:「我原來以為,你是要做手提包的東西,現在它就是用完以後,沒有手提包的功能,裡面的藥材拿掉以後,就沒有手提包的功能。」
參加設計營的學生並非都來自六堆地區,而每每與客家文化接觸,學員則都想表現在作品裡,像是參觀六堆忠義祠學員,就想要把六堆才有的祭祀供品盤花帶回家,而體驗攻炮城的學員則想將客家舞獅的熱鬧場面,化身成為文化紀念品。
青年設計師 范承宗:「盤花不是擺完拜完之後就丟了,它是要你把它拿回家,放乾燥之後拿去洗澡,因為有祈福過後,會有一種很神聖的觀念。」
青年設計師 李祥妤:「我們就是想說在設計上,以USB當作想法,不會只是單純的吊飾,吊著看看而沒有用處。」
用鋸子裁出需要的材料,完成文化創意的作品,從設計到生產,年輕設計師的創意能量,讓傳統產業大開眼界。
承辦單位 許瑞君:「原來學生的創意這麼多元,這些東西傳統產業所受到瓶頸,是有可能被挽救的,那對他們來講也是開了眼界,他們很希望說,未來政府對於傳統產業的幫忙,讓我們客家文化的精神,在這些巧手工藝裡面,繼續傳承下去。」
總計去年有11項傳統產業參與創意設計行列,讓青年設計師在注入活血後展現新思維,而今年則有16項的產業加入,期待藉由年輕人的巧思及創意,讓客家文化有更多的化身在主流市場裡面流通。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