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
許多傳統產業紛紛轉型為觀光工廠,繼毛巾、醬油之後,雲林縣崙背鄉又多了一家紙器觀光工廠,一家紙箱包裝業者,前年開始轉型生產紙類的生活文創商品與客家商品,獲得地方政府肯定,於是改走觀光路線開放參觀,老產業開創出新商機。
一般常見的瓦楞紙板,除了可做紙箱之外,雖然是薄薄一片,但只要掌握力學原理,就能做出各式各樣的生活器具,像是桌子、椅子、書架或是造景用的圍牆、涼亭等都能用紙來做。
業者 李春燕:「我們有做很多紙做的東西,有搖搖椅、桌子、椅子、放書的、放鞋子的,只要不碰到水的東西,都可以用紙來做。」
原本從事汽車零件紙箱包裝的業者,因面臨金融海嘯後的景氣低迷,於是就轉型投入研發文創商品,以原有的產業技術加以改良,生產兼具環保概念的紙類、玩具、家具等產品,並且結合地方推廣詔安客家文化,獲得了各界好評。
崙背鄉民 李先生:「有客家的特色,像是開口獅等等,我覺得他們是有創新的工廠,也可以說是我們客家的希望。」
業者 蔡月桃:「相關的產品、相關的元素,我們都是找環保,因為我們訴求環保,希望大家珍惜資源,為地球善盡一份我們的企業責任。」
雲林縣文化處長 李明岳:「等詔安客家文化館成立之後,可以連結這個生活館到未來鄧麗君的幼年故居,形成一條台19線的文化軸帶,所以希望可以感謝地方人士地方企業,願意為雲林縣的文化觀光,盡心盡力。」
雲林縣繼毛巾、醬油、酒廠等8家觀光工廠之後,現在又有紙廠加入觀光行列,業者與民眾也希望藉由傳統產業的自發轉型,能讓原本觀光資源,較貧乏的雲林縣,因而為地方帶來更多的人潮與錢潮。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