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
義民爺保家衛國的忠勇精神,一直以來都讓客家人引以為傲,國立聯合大學客家學院今天就特別舉辦研討活動,邀請學者專家與社團文史工作者,以研究發表及綜合座談方式,深入探討台灣的義民信仰,並共同思索如何透過宗教文化,帶動觀光產業進而活絡客庄。
全台近70座義民爺廟宇,只有新埔義民廟,被信眾認為是陽神、陽廟,然而一般民眾多數還是認為義民廟屬陰廟,至今義民爺的神格變遷,仍然引發學者討論,為了深入探討台灣義民信仰及推動宗教文化觀光產業,聯合大學特別舉辦綜合座談會,拉近義民信仰與一般民眾的距離。
聯合大學客家學院院長 劉鳳錦:「義民的信仰,是我們客家信仰的代表,它代表客家的忠、勇,還有客家精神,所以我們希望將客家義民信仰研討出來,將客家精神發揮出來。」
這次座談會,從台灣各地義民信仰沿革、義民廟祭祀文化、義民信仰與宗教文化觀光及全台義民信仰網路連結等四大領域探討,邀請產官學專家進行座談,即便觸及爭議論述,依舊讓地方耆老十分肯定。
文史工作者 陳運棟:「這義民爺祂的形成,如果照他的研究趨勢來看全部一樣,有必要釐清,大家才有辦法凝聚所謂客家共識,這在台灣的客家運動是最重要的事。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 邱榮舉:「很多台灣義民的問題,第一個在歷史上,很多東西還必須要平反,第二個在現實,對客家對義民的誤解還需要澄清。」
透過這次論壇,主辦單位期盼更深入剖析地方宗教文化,進一步帶動觀光產業,進而活絡客庄,藉此機會也能讓更多民眾接近客家習俗、認識客家文化。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