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60期 2012/07/01出刊/ 半月刊

 

 

個體與集體之間:認同、生命歷程與社會運動摘要

【文/陳智涵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二生)】

一、個體與集體的連結

主流常識頌揚私領域的價值,個體的幸福即是來自於私生活的圓滿。但是對將領域的關注並不利於社會運動的產生。從純粹私人的角度來看,積極的公共領域行動是有問題的。另一方面,公共關注也是帶有高度風險的,過於熱心的參與者有可能要付出極大的代價。事實上,私人欲望的滿足往往帶來幻滅與厭膩,失望的感 受阻止了更具有野心的欲望。只有私人關注如果能夠進一步轉化為自我反思,轉向更具有意義的集體參與。

私領域的滿足是一系列的工具性行動,最終的目標很容易無限向後延伸。→純粹私生活的匱乏原因之一即是這種手段與目的之辯證,造成終極目標本身的遺忘與喪失。
公共參與的最大特徵就是在於行動本身即是一種回報,而不必等到最終目標的落實。→投身於某一項公共議題帶來心靈的充實,個體與集體的緊密結合也是一種自我實現。
公共參與的兩個因素→即是認同生命歷程。
認同-一種個體與廣大的共同體、範疇、實踐與制度的認知性、道德性與情感性的連結。→就是一種想像中的關係,將想像者與另外一群人連結在一起,形成一個共同的「我們」的觀念。(認同只在存在於意識層次,表示無意識的認同是不存在的)
→認同是人為的,而不是先天註定的,也就是說認同就是社會建構的後果。

承認政治的概念→因為認同政治是屬於比較晚近的現象。
運動認同則是各種社會運動所需必備的元素。
→認同與既有社會網絡、制度、文化傳統相結合,認同才能發揮運動動員的效果

社會運動也有其生命歷程面向→個人生命史的一些特徵影響他們對某一項運動的參與意願→社會運動也會改變某些參與者的生活→Mills認為,歷史與生命歷程之關係一直是古典社會家的核心關切。作為一種創造歷史的力量,社會運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觀察對象,能幫助我們理解集體行動各種細微的個體起源,以及它們如何深刻地改造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三、運動認同

認同政治-相對而言晚近的現象,許多社會群體開始強他們的特殊性,拒絕被主流社會所同化,要求集體的文化承認。
認同政治相對立的就是重分配政治,亦即是一種改變物質資源配置方式的集體企圖。
認同政治的另一個意義→就是突顯了當代文化議題的顯著性,能夠形成新的政治對抗軸線。
運動認同-泛指任何社會運動都需要經歷的一個階段→如何強他一群人的共同認知,激發出共同參與的意願。無論社會運動的目標是為了爭取文化承認或是資源重分配,認同都是必要的元素,因為只有透過我群與他群的邊界劃定,才能區分出社會運動的主體與對手。
資源動員論→認為利益的一致性即是抗爭群體形的潛在因素,組織動員與溝通網絡則是實現這些潛能的主要原因。
新社會運動理論→資源動員論對利益的論證是不充分的,光是利益並無法支撐需要齊力協心的集體行動。因此,在集體行動出閱之前,需要一套認同建構的過程,以強化抗爭群體的內聚力。所以動員過程不只是涉及客觀資源的安排,也是 行階者進行主觀的評估與決策。
社會運動的集體認同-一群人由豆動中產生的共享意義,這些觀念性元素促成他們採取一致性行動的導向,共同認定他們所要爭取的目標,以及對抗的另一個群體。
→Cohen and Arato認為晚近以來的社會運動不能被化約為純粹的策略性行,而是從事一種所謂的雙重政治。→在市民社會層次中,社會運動採取文化溝通行動,形塑集體認同,從而催生一套民主的、平等的、團結的互動關係。另一方面這些聚集起來的力量也會作用於政治體制,他們形成的組織尋求政黨支持,遊說政策決定。
新社會運動理論→強調認同是經由共同的協商所創出來的。只有置身於一個溝通的悄境之中,個體的認同才能由共享的意義脈絡中產生。個人認同是反思性的結果,而不是原初既定的本質。透過公共的對話,參與者分享一組共同的我群意識,從而劃分群體的外在邊界。

構框理論-強調社會運動的意義創造,呈現出一種觀看外在事物的認知方式。

新社會運動的批判→新社會運動不當地區分了重分配政治與承認政治,誤以為只有文化取自的新社會運動才需要建構認同,這種觀點過度簡化了階級運動,佛工人階級因為他們的經濟地位就會自動形成一致的階級認同,而不需要中介的溝通過程。事實上,即使所謂的「舊」社會運動,也是需要相同的認同形塑過程。

Goldberg所指出,認同形塑可以被視為一種分類鬥爭,這也就是說認同不只是純粹的觀念性事物,同時也是攸關象徵性資源分配的衝突。→認同形塑固然是涉及觀念性元素的重新組合,但是沒有要賦與認同過度觀念論的解釋,彷彿的建立就是完全與物質益無關。

Tilly進一步指出,片面強調認同的觀念面向容易導致一種「現象學個體主義」的謬誤。
現象學個體主義→認同的內容即是存在於個體的意識之內,可以由任何當事者修改或創新,而免於社會關係的干擾。認同被化約為純粹個體稟性的產物,而不是附著於具體的社會情境之中。一暨認同被視為個體的自由創造,研究者只能描述運動認同的形成的過程,而無法進行因果解釋。→訥同的研究需要到社會關係基礎上,避免認同視為沌然內在於個體的產物。
→強烈的運動認同並不只依賴參與者內在的信念,而是需要附著在具體的制度安排。
強大的運動認同往往需要其他文化傳統的支持,不可能無中生有。→因為新社會運動論者太過強調運動認同的創新性格,彷彿運動參與者都沒有背負著各種傳統包袱,能夠自主地選擇最滿意認同。

四、個體生命歷程與集體行動的辯證

資源動員論→認為將資源投入視為促成社會運動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可支配時間的有無,成影響社會運動參與的關鍵。→資源的有無仍不能完全解釋社會運動參與者的個別差異,但是資源是受生命歷程因素影響,所以生命歷程的背景無疑地是更為根本的關鍵,決定了當事者所具有的資源多寡以及形式為何?
→McAdam認為以「生命歷程的可及性」的概念,來理解個體對於參與社會運動的影響。
→所以被支配者也缺乏構思另一種社會圖像的知識工具,他們被鎖死在封閉的世界之中,看不到超越的可能性。換句話說,物質的剝削也就意味著被剝削者只能忙於物質生活的汲取,他們缺乏能夠支撐社會抗義的生命歷程資源,也因此更難改變他們的共同命運。
→優勢的家庭背景、樂觀主義的世界觀、先進文化的接觸,這些生命歷程因素均有助於社會運動的產生。
自我概念的轉變-一種可能是參與者認同階序的調整,使得某一種認同晉升側更主導的位置,因而貶低了原先的主要認同。

Lichterman指出另一種社會運動與個體生命歷程連結→美國六○年代社會運動風潮遺留個人化的政治理念→個人化政治即是一種尋找生命意義的方式,他們只能在一系列的運動活動中實現更圓滿的自我。這個政治參與需要的是強烈的認同,而不是組織網絡,其成的判準是心理滿足感,而不是外在的報酬,因此有能夠維繫長期的運動參與。
非干擾式的動員→不同於主流婦女運動採取正面攻擊,因為在於她們是接受制度的存在,而後再從制度中挑戰其中的性別壓迫,同樣地,這種非干擾式的動員也意味著一種社會運動的生命歷程遺產。在積極的運動參與之後,當事者回到了她們所處的個別工作與生活領域,並且在其中實現自己的運動認同。

反動論述:六○代代的美國文化象徵從充滿反抗性的嬉皮,轉變成為拜金主義的雅痞→隱藏惡毒註釋→把運動份子的參與動機解釋為純粹為了個人生涯,即社會運動只是他們地位晉升的工具,一旦不有利用價值,就可以隨手拋棄。

個體生命歷程與集體歷史的緊密糾結是社會運動研究的旨趣之一。
→要促成社會的起步,必須要有若干生命歷程背景的參與者
→社會運動本身也會改變參與者後續的生命歷程發程。
所以可以理解是個體與集體之間的相互辯證,理性選擇論的個體主義預設就有問題的。→集體並不是個體的機械累加總合。經歷了共同的動員過程,一個更緊密的枈體浮現,同時也使個體獲得全新的自我。

五、結論
認同生命歷程的概念都涉及了個體與集體之間的互動過程,認同是一種想像性力量,使得想像主體將自己與另外一群人視為命運共同體。認同在既有的社會關係之外,描繪出另一社會關係的圖像

認同政治→理解方式,在於將它視為一群人共同追求集體承認,獲取未獲伸張的道德肯定。→可被視為一種反壓迫運動的延伸。

認同-成功的社會運動都需要參與者最低限度的默契,他們必得要相信彼此面臨相同的聲,需要共同一致的行動,才能變變自己的命運。因此,建立枈體認同是社會運動必要的環節。不過必須強調的是,認同是觀念性的建構,但這不意味認同是超越在利益之上。

生命歷程-社會運動是諸多個體的集合,除了共同的運動認同以外,參與者之間也可能享有一致的養成背景、成長環境、時代氛圍。共同的生命歷程因素可促成某一種社會運動產生,同樣地,相異的生命歷程因素則有可能導致社運組織內部的鬥爭,甚至演變路線的爭議。

 

 

 

 

 

 

 

 

▲BACK

贊助單位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劉振榮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輯助理 / 謝晨馨
◆ 編 輯 群/ 古佳惠、張伊珊、張倩斐、周佳儀、涂正強、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謝晨馨(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設計 / 林佑柔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