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
光環舞集8月將推出新作品,繼去年的「陂塘」後,編舞家劉紹爐再度發揮想像,以「奇想河圳」為主題,展現出童年時對河圳的情感,透過舞者的肢體語言,表達出對台灣河圳的敬意。
在灑滿嬰兒油的舞台上,各個渾身油亮的舞者,隨著音樂恣意的舞動肢體,輕柔的翻滾與滑動,就好像是在水中游泳般,編舞家劉紹爐用豐富的肢體語言,將兒時在河圳中玩耍的記憶,用舞蹈展現出來。
光環舞集藝術總監 劉紹爐:「我們最喜歡圳溝,當它颱風天的時候,就有事情發生,魚會游來游去,魚很緊張會到處跑,好像人的生命。」
以熱鬧的客家八音,展現出水流的氣勢磅礡,尤其是颱風天,河圳中的水滿溢,更讓他印象深刻,繼去年的「陂塘」後,劉紹爐再度以「奇想河圳」,作為2012年的新作品,從今年3月舞者們開始排練,8月即將在國家戲劇院演出。
光環舞集藝術總監 劉紹爐:「客家的東西,他不只是有音(樂),而且有意思在裡面,那舞蹈我常說,你不是賺很多錢就很棒,你腳踢得很高很棒,而是你要表達某種觀念,觀念被人家看到。」
劉紹爐將自然的農村生活,化成「嬰兒油上的現代舞」系列作品的靈感來源,也看見大自然的生命力,劉紹爐希望以陪伴他度過童年時光的河圳,讓大家感受到舞者的生命力,也進一步表達對台灣河圳的敬意。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