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
「開口獅」是台灣眾多舞獅藝陣其中一種,因獅頭呈方形,嘴巴可以上下開闔,所以又名「盒仔獅」,由於舞獅者以客家人居多,因此也稱為客家獅,雲林縣的詔安客家人,就以開口獅作為傳承客家文化重要的項目,在社區及學校積極做推廣。
崙背國小舞獅隊的小朋友,以靈活的動作舞動開口獅,將平日所學展現在來賓的面前,除了傳統的開口獅之外,現在也結合紙製工藝,研發開口獅的文創商品,希望藉此讓文化傳承工作更有內涵。
雲林縣客家文化促進協會理事長 廖清祥:「開口獅可以說是我們詔安客文化三寶之一,今天用紙來做開口獅更加有意義,因為所以國中、國小的學生,可以用紙來摺開口獅,希望所有的小朋友未來都能了解,開口獅是我們詔安客的文化之一。」
崙背國小校長 邱麗香:「崙背國小的開口獅,是運用教育優先區的經費,讓孩子在每個禮拜五的下午時間來練習開口獅,目前這些孩子都是以弱勢的學生為主。」
端午節就快要到了,雲林縣客家文化促進協會與地方的紙業廠商,13日就共同舉辦「祥獅獻瑞客家情 龍粽飄香迎端午」〞活動,讓學生製作紙開口獅,並且彩繪紙粽子,感受節日氣氛。
紙廠業者 蔡月桃:「完全都是要自己組裝的,這些組裝我們都有做編號,每一個步驟其實都有它的難度,我們讓小朋友從DIY當中去了解客家文化,從DIY當中去刺激思考的邏輯。」
過去推動客家文化工作,只有政府與民間社團在執行,現在民間業者也共同協助推展,這對欠缺資源的詔安客家族群來說,將有很大的幫助。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