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
苗栗縣造橋鄉劍潭古道,是很多民眾賞桐花、健行運動的好去處,最近造橋鄉公所爭取了700萬元經費,將入口意象打造成與造橋茶街連結的小劇場,不但有古樸的奉茶亭、稻草門樓,還有一個小型劇場,充滿客家懷舊風情的入口意象,還沒驗收,就吸引遊客走進步道欣賞幽靜的客庄風情。
不論是健行的民眾還是路過的遊客,最近只要經過苗五線劍潭古道的入口處,都會忍不住對這剛完工的入口意象多看幾眼,苗栗縣造橋鄉公所,今年度向客委會爭取了700萬元經費,打造這個結合造橋茶鄉意象的古道入口造景,而這個設計還是為了呼應造橋其它地區的意象。
造橋鄉長 黃純德:「我們造橋要給它整體發展,山裡有桐花劇場,中線造橋火車站有個驛站劇場,我們海線,靠近大山那有個山水劇場,到時候我們造橋整體讓它帶動起來,成為新的地標。」
除了整體茶鄉造景,走上步道的平台,還設計成小劇場,等到完工啟用,鄉公所還會安排三腳採茶戲讓觀眾欣賞,而這設計成三道的稻草門樓,據說還有特殊的意思。
劍潭古道入口意象設計師 張仲良:「經過一進、二進、三進,這上面有木匾,進到這裡有一個驚豔的感覺,那為了要串聯動線,這裡可以下去到茶坊。」
這個古道入口意象就像是個暫時歇息的好去處,很受民眾好評,只是目前步道還有部分工程還沒驗收,鄉公所也請民眾稍安勿躁,等到一切沒有問題,就會盡快開放,讓民眾能感受造橋茶鄉的美麗風情。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