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58期 2012/06/01出刊/ 半月刊

 

 

讀Pasternak, Burton. Kinship & Community in Two Chinese Villages.
對中社與打鐵兩村親屬關係的比較

【文/范毅誠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一生)】

 

  Burton Pasternak從人際互動及其機制,各自分析比較屏東的打鐵村與台南的中社村的差異。打鐵村與中社村相似之處,在均以從事稻作農業維生,家戶結構都是以主幹家庭與核心家庭為主,聯合家庭不多。

  Pasternak首先談打鐵村親屬關係的情況。打鐵村重視姻親,無論是工作或是政治都有賴姻親的協助。打鐵村民擇偶偏好同村的男女,頂多是相鄰特定客家聚落的對象。結婚前新郎需祭拜祖母與母親的祖先;喜慶由鄰居及無關的親戚協辦。喪禮則有由非同宗的成員組成所謂的「父母會」,協助喪家在農忙時辦理後事。打鐵村民的宴會賓客也可以看出他們對非同宗的人際網路的重視。

  為了延續香火,過繼與招贅是中國人延續香火常採取的手段。過繼在打鐵村的特色,卻是非父系親屬來源的養子佔了多數。這些在在顯示了打鐵村民維持人際關係時,地緣因素遠勝過同宗的關係。

  隨著20世紀中期台灣社會經濟的變遷,打鐵村的經濟結構與親屬關係也產生了轉變。隨著教育普及、工商業次第開展。年輕人被土地拋出,故外出謀生,同時變得獨立。擇偶觀念也轉變,不過老一輩抱怨家庭觀念薄弱,媳婦變得不服從長輩。然而教育對於打鐵村民對地緣關係的重視仍是一種助力。

  打鐵村民重視地緣關係還可以從地權及嘗會方面看到。兄弟分家後頂多有情感的聯繫,所以才加強姻親與友鄰的關係。從1935年到1964年,嘗會與其地產的比例在打鐵村的地權中大減。早期打鐵村有大量的嘗會組織,事實上也是一種強調地緣關係,對外連結的表現。佃農向同宗地主佃地總有些優待。而表親團體與同宗的嘗會在1935年持有等量的地產,可見對地緣的重視更勝父系親緣。

  與打鐵村對比的是中社村。中社村民偏好外村人,理由是擔心姻親住太近,橫生糾紛。從儀式活動可以看到中社村民將父系、母系與朋友的界線分明。如六十大壽、滿月酒、婚禮祭祖、歸寧等都在自家舉行,與外人無涉。婚喪喜慶也都由父系、少數親近的姻親與鄰居協助。中社村民為延續香火,收養偏好父系親屬的兒子;入贅在1930年以後有減少的趨勢。在田間勞力日漸飽和的情況下,入贅的減少,可將其視為是一種男性勞力獲得的方式,更甚於延續香火。

  中社村也像打鐵村一樣面臨現代化的衝擊。1935年以來最顯著的是聯合家庭便少、家戶數增多,同時每戶可耕地面積下降。這顯示家戶規模的縮小,亦即分家變得比以往容易(嘉南大圳的完成導致對父系親屬的重視不再必要)。而相較於打鐵村,中社村人口雖少,但嘗會的人數規模與地產要比打鐵村來得大。嘗會又並非是對外的連結,而是一種識別。這在在顯示了中社村民維持人際關係時,重視父系、同宗的親緣關係。

 

 

 

 

 

 

▲BACK

贊助單位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劉振榮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輯助理 / 謝晨馨
◆ 編 輯 群/ 古佳惠、張伊珊、張倩斐、周佳儀、涂正強、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謝晨馨(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設計 / 林佑柔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