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58期 2012/06/01出刊/ 半月刊

 

 

質化研究心得

【文/曾士軒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一生)】

 

  質化研究的資料是無法被測量的,資料收集的方式大都為田野調查、訪談等;量化研究的資料是可以被測量、被計算的,通常是利用統計學當做分析資料的手段,資料收集方式大都為問卷等可以被量化的資料類型。

  質化研究方法一開始是從殖民主義時期所開始發展出來的一種研究人群的方式,西方各國為了瞭解殖民地當地的風土民情,派了許多學者做研究。當時的研究方是在於民族誌的撰寫,以田野調查的方式,記錄當地土著的生活習性,這就是質化研究最早的開端。質化研究方法大都採取觀察、參與、民族誌等方式,不管是量化還是質化研究,都是一種以較為科學性的方法,這些資料成為我們瞭解他人的一個基礎。

質化研究的發展歷程,大概可以分為八個時期:
1. 傳統時期(1900-1950):
2. 黃金時期(1950-1970)
3. 模糊時期(1970-1986)
4. 危機再現(1986-1990)
5. 後現代、經驗、新民族誌(1990-1995)
6. 後實驗主義的質疑(1995-2000)
7. 方法論的爭議(2000-2004)
8. 斷裂的未來(2005-)

  在這些發展過程中,質化研究的發展,接受到當代思潮的影響,不斷的改變其研究方法和理論論述,研究視野也更加多元和客觀。

  質化研究者就像是裁縫師一樣,將許多收集來的一手資料,拼湊出社會事實、社會現象等,這樣的概念受到蒙太奇主義的影響很大。

  然而質化研究發展的過程中,受到實證主義、實驗主義者的強烈質疑,是質化研究方法發展過程中的阻力。實證主義者認為質化研究者的方法並不夠具有科學性,其研究成果並不能被反覆驗證,再加上科學主義與政治的影響,讓整個質化研究是籠罩在敵視、輕視的態度下。質化研究者便採用了混合式的研究方法,將科學實驗精神帶到質化研究中,並且認為知識的背後並沒有絕對客觀、確定性的基礎在支撐,因此我們是無法透過特定的認識論途徑去得到真理。雖然如此,質化研究還是試著找出最客觀、最真實的資料,所以在民族誌的撰寫上,都盡量的將所有細節試著去描述出來,並試著在日常生活中去驗證得到的結果。

  因為質化研究者是將一手資料經過詮釋的過程下,去得到概念化的資訊,所以資料不免會因為詮釋者本身的文化背景,潛移默化到意義的建構中。

 

 

 

 

 

 

 

▲BACK

贊助單位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劉振榮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輯助理 / 謝晨馨
◆ 編 輯 群/ 古佳惠、張伊珊、張倩斐、周佳儀、涂正強、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謝晨馨(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設計 / 林佑柔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