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58期 2012/06/01出刊/ 半月刊

 

 

新聞報導中的客家再現:以《瘋台灣》客家特輯為例

【文/謝晨馨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二生)】

 

  客家文化發展至今,以呈現多元的面貌。自行政院客委會成立後,相關客家單位也相繼興起,如客家廣播電台、客家電視台、客家文化館等。近年來,筆者觀察相關客家的文藝活動及客家文化節慶開始從傳統文化走向創新。其中,文化的保存與傳承成為現今文化活動的重要意義,從前客家族群的生活面貌一再地被討論,像是桐花成為客家符號的建構,因為客家族群早期生活多數在山上,客家人取桐油運用於生活之中,客委會就將桐花建構成為客家的符碼,以客家桐花祭的活動代表客家。這項代表客家的年度盛事,在許多行腳節目介紹客家主題的時候,常常成為代表的客家議題。透過這些節目的介紹,客家文化能夠推廣給更多不同族群的認識和了解。因此,行政院客委會2010年首度與國際媒體合作,由旅遊生活頻道播出的瘋台灣打造專屬客家特輯,雖然只有一集的播出,但卻規劃將近半年的時間,可見客委會相當重視這次節目,希望讓更多觀眾,看見台灣客家文化。

  然而,由客委會和旅遊頻道瘋台灣精心合作的客家特輯,雖只有一集的內容,但要挑選那些客家文化活動代表客家,將成為重要的一環;且客家文化活動包羅廣泛,台灣南北的客家文化差異性大,意義也不同。因此,節目呈現的客家文化活動,藉由節目內容的再現,將可研究由政府所規劃和選擇的客家文化活動歸納出當代客家文化的意義。在此,筆者想要討論的是,瘋台灣過去製作的內容型態以介紹台灣各地區為主,這是第一次把客家議題納入成為節目該集的主題。主持人Janet風光擔任客家文化大使,客委會召開記者會表明這次節目的意義與重視,客委會主委黃玉振也提到:「我們也希望台灣客家的特色,能夠讓全世界、全球的,尤其在海外的客家鄉親,大家看得到台灣客家文化的特色,因為對台灣客家文化的傳揚,我相信用這樣的節目,我相信對全世界,認識我們台灣客家一定很有幫助。」行腳節目與客家串聯,藉由媒體的報導與介紹,再現客家文化,新聞也是一種被建構的再現,由新聞中的文字、語言、影像對事情報導的再現。過去台灣主流媒體對於少數族群的形象建構往往帶有負面和刻板化的偏見,導致在面對原住民和客家族群的時候,報導方式往往陷入新聞框架中,錯誤的訊息一旦經由主流媒體播放後,負面和刻板印象就深入大眾的認知,造成對少數族群的負面影響。因此,筆者想要從新聞媒體如何再現這次報導,分析大眾媒體在針對客家主題所製作的行腳節目所關注的焦點,陷入何種社會建構或是意義,比較主流媒體和族群媒體再現的差異。

  本研究從瘋台灣《客家特輯》的相關新聞報導分析,比較台灣主流媒體與族群媒體如何再現客家新聞議題,研究結果顯示:台灣主流媒體在報導客家活動新聞時,著重的焦點議題不在客家,而是偏向大眾喜愛的八卦和娛樂性質為主,探討藝人的動態消息。媒體特別會強調一些事情使得議題更具有「話題性」,如這次新聞逢「百年藝人結婚潮」,話題將圍繞在主持人身上,客家議題占新聞版面只會稍微略提,這樣的結果會忽略客家活動的意義性和價值,人們透過新聞只看見相關藝人的消息,客家卻只是輕描淡寫過。相對地,客庄新聞呈現的比較客觀,不偏向娛樂性,著重在於節目的意義做深度報導,目的希望透過新聞報導,達到社會大眾的訊息化和認同客家文化。雖然三家報導都是以正面為主,但在再現操作上,主流媒體卻較少呈現節目內的意義和介紹,而大眾接收的新聞卻又是以主流媒體為主,這樣的機制和結構下,讀者很難從媒體報導中獲得客家文化具備的價值意義;客庄新聞則是從客家活動的訊息和推廣客家文化為主,較為中立。大眾媒體所建構的新聞,可能受於媒體框架和個人認知,而媒體扮演的角色卻是社會大眾獲知訊息的重要媒介。因此,主流媒體對於少數族群除了應該有公正、公平、客觀的態度之外,更應該著重於新聞價值的重要性。

 

 

 

 

 

 

 

▲BACK

贊助單位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劉振榮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輯助理 / 謝晨馨
◆ 編 輯 群/ 古佳惠、張伊珊、張倩斐、周佳儀、涂正強、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謝晨馨(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設計 / 林佑柔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