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

為了推廣苗栗公館農產,公館農會特別將舊倉庫改建成「好客坊」,除了可供農民就近辦理業務外,還有展售中心及美食品嚐區,地方家政媽媽也利用在地食材,設計一系列改良式的精緻客家點心,希望這間舊穀倉,能成為地方推廣農產的新據點。
將汆燙過的粄條,立即放入冰水中,再淋上桔醬,加點紅蘿蔔及小黃瓜絲,一道美味的冰鎮粄條,就大功告成,Q彈的粄條吃起來酸酸甜甜,讓遊客覺得消暑又開胃。
主廚 傅淑玲:「像現在夏天,湯粄條比較少人吃,我就想用涼的,人家看到就有點像吃剉冰一樣,吃了比較不會熱。」
遊客 林小姐:「我覺得這酸酸甜甜的,吃了不會膩,夏天來吃很好吃。」
除了消暑的冰鎮粄條,地方家政班也利用公館在地食材,包括芋頭、紅棗、福菜等,設計出10道美味精緻客家小點,同樣讓人吃了直說讚。
石墻家政班員 劉秀英:「它本身沒有什麼防腐劑,就只有加糖,慢慢的熬煮,再加紅棗慢慢煮,紅棗放進來又多了一個特色。」
民眾:「這水粄很好吃,這客家人做的最好吃。」
這是公館農會利用農會舊倉庫,特別改建而成的好客坊,除了方便農友辦理業務之外,也設置小型展售中心及美食品嚐區,帶動地方多元農產特色。
公館農會總幹事 韓鴻恩:「在地農民自己生產的米也好,紅棗也好、福菜也好,都可以做很多好吃的東西賣出去,增加農民的收益。」
原本存放稻穀、肥料的舊倉庫,如今搖身一變,變成充滿客家風味的小型遊憩中心,也為古樸的小鎮農村,帶來嶄新的觀光契機。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