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56期 2012/05/01出刊/ 半月刊

 

 

研究路程且戰且走

【文/ 彭思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研一生)】

 

  在質化課程當中,閱讀《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一書,當中第四章,介紹「資料蒐集的方法」,從基本主要方法的參與、觀察、深度訪談和資料檔案或文獻回顧等,還有需多需搭載的次要方法,內容詳盡撰寫了各質化方法的利與弊。課堂中的老師─陳定銘所長,也補充了許多,方便在進行質化研究時不可或缺的多款工具,像是社會網絡(Social Network)、分析層級程序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與MAXQDA(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等軟體。在讀質性研究一書與初步認識多套工具書後,深知要完成階段性目的的文章,事前的準備工作沒有想像中來的容易。

  而在今年四月中左右,「客家與政治經濟」一堂課當中,任教老師─劉小蘭教授,邀請了講座老師─陳欽春教授,演講「政治經濟學當代思潮:一種方法論的觀察」一題,這讓筆者回到上學期陳老師量化課程的某一堂課,在課堂上老師講授了一個自己歸納出的研究概念,簡要在說明,研究是由工具論與方法論所架構著,在當中如何利用工具去蒐集及處理自己研究的內容,接著用什麼樣的程序與論點來建構出架構,最後解釋為什麼是如此。利用著具體的資料與分析工具,歸納出一套思維,完成一篇有想法的文章。

  藉由上述的過程,研究起初所需要瞭解的不是什麼,而是先觀察,將大量的資料蒐集,編列資料庫,縮小範圍訂定方向,接著參與所要研究的世界,取得自己所要的資訊將其歸納,開始思考閱讀文獻,找出研究的目的,在反觀訪談的資料當中是否有存在著支持的論點,重複著這些步驟,直到架構內有完整的章節,使一個階段性的文章完成。

  研究上所要學習與思考的是,不斷重複檢視自己的資料,找尋相佐證的論點,在回到研究世界中瞭解搜尋,再次蒐集資料分析。不容易的過程,研究之路且戰且走。共勉之。

參考文獻

Catherine Marshall、Gretchen B.Rossman 作;李政賢譯(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台北市:五南。

 

 

 

 

 

 

▲BACK

贊助單位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劉振榮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輯助理 / 謝晨馨
◆ 編 輯 群/ 古佳惠、張伊珊、張倩斐、周佳儀、涂正強、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謝晨馨(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設計 / 林佑柔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