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54期 2012/04/01出刊/ 半月刊

 

 

閱讀分析:從過客到定居者
戰後台灣「外省族群」形成與轉變的境況分析

【文/陳依珣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二生)】

 

  十多年前朱延平導演的一部電影叫做狗蛋大兵,它是描述民國50多年國民黨在教育體制內發起的新生活運動,就是禁止說台語,而且說台語會被懲罰!像是罰錢或者是胸前掛”我以後不說台語”的狗牌。其實導演就是在諷刺當時那個年代,因為國民政府為了要讓全國語言統一;反而因此讓人民區分了”我們”本省人跟”他們”外省人的標籤,而且除了本省人說台語之外,外省人的母語未必是北平話,所以執政黨對國語政策採用這種高壓的手段,其實會提高當時本省跟外省族群之間的疏離感。

  在1950跟60年代的外省人,外省人的政經還有社會資源,相較之下是比本省族群還佔優勢;這個結構現象,在後來整個台灣經濟起飛,工業化社會開始,本省人的經濟地位提高,相對的外省人就逐漸失去社會經濟上的優勢。國民黨政權遷到台灣時,外省人大部分是在軍公教這種公部門單位任職;本省人就主要是在民營部門,那為什麼會有這現象呢?
第一:有一部分的外省人就是原本國民政府的公務人員,遷台後就任職中央政府各級人員。
第二:因為當初不曉得停留在台灣多久,這群外省人在職業的選擇上,會傾向風險較低的公家機關,像那種必須自己創業也不知會賺多少或虧多少資金的,就會避免。
第三:外省人是不容易在民營部門做發展,因為你在台灣民營部門要求職,語言沒有全通、也沒有社會網絡或是人脈關係,其實是很難生存的。

  這樣讓台灣的社會結構,從一個省籍界線跟階級差別相互重疊的狀態,轉變成一個以階級界線為主的社會結構。外省族群也會有比較低階的軍人或公務人員,當他們退休之後,就成為外省族群中,屬於經濟謀生能力較差而且向上流動機會有限的一群,也就是我們說的老兵或是老榮民!對照另一群外省人仍留在政府部門高級職位的,這中間就產生了族群的內部階級差距。

  第二是說,雖然在中上階層發展機會的本省人,曾受到228 或白色恐怖的政治變動的影響;但後來台灣民營部門的出口型經濟發展,又帶給本省人向上流動的機會,一直到1990年民營部門的就業機會跟資金累積提高,相較之下,在公部門的外省人獲得這種流動機會就比較有限。

  因此,這段時間的經濟發展擴大整個台灣社會經濟的差距,連帶影響各個族群內部的階級化現象。因為台灣經濟的起飛,從1970年代開始,民間社會的中產階級,就成為台灣本土政治反對運動的基本訴求對象;但是強調本土的政治反對運動,其實意味著對外省人政治立場、文化的態度跟自我認同的挑戰,這項挑戰出現在1980年代台灣民主化轉型的過程達到白熱化。

 

 

 

 

 

 

▲BACK

贊助單位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劉振榮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輯助理 / 謝晨馨
◆ 編 輯 群/ 張伊珊、張倩斐、周佳儀、涂正強、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謝晨馨(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設計 / 林佑柔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