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54期 2012/04/01出刊/ 半月刊

 

 

談資本主義生產擴張與原住民族環境權:以太魯閣族為例

【文/曾士軒、范毅誠 圖/紀駿傑教授提供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一生)】


  紀駿傑教授以花蓮太魯閣族人,其居住地因礦業發展而受到破壞,紀教授以此為題,讓我們深省經濟發展與少數族群生群權之間,應該如何取得平衡發展。

  他借用生產擴張(Capitalist production expansion)—A. Schnaiberg和奪取式積累(accumulation by dispossession) --- D. Harvey兩項理論觀點,提供一個我們討論環境正義議題的一個思考點。

環境與社會的相互影響關係圖示:
描述: D:\圖片\環境社會互動.tif
圖:紀駿傑教授提供

  此圖簡單了說明人類社會與大自然的關係,說明當資本主義社會擴張到一定程度時,人們對於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將會造成大自然的改變,最後導致自然環境的改變,人類最終仍要自食惡果。

  因為對於自然資源的過度需求,導致原始森林地區遭到開發,而居住在這些地區的原住民族其生存權就受到影響。如:加拿大Cree 族原住民、花蓮太魯閣族。而這些地區的資源是屬於政府?還是少數民族?是淨土?還是礦區?

  太魯閣族三百多年前就已經居住在此地,在他們的文化裡,山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同時也孕育了整個族人。所以,對他們來說,將一塊塊的大理石分割、碎裂是無法置信!非常不敬的行為。不過對於資本家來說,一座山的價值在於能產出多少石塊。

  諷刺的是,這些礦區的就在太魯閣國家公園的隔壁,在國家公園肩負著捍衛山岳與生態完整性的使命的任務下,礦業公司就顯得格外刺眼,而太魯閣族的生存更加艱困了。

  紀老師說:現代科技是打破人與人關係、以及人與地方關係的最激烈轉換力量。台灣因應持續工業化的生產擴張與資本積累,將東部地區的生態與在地太魯閣居民同時驅離了(accumulation by dispossession)。為了保護家園太魯閣族發起了一系列抗議活動:反和平水泥專業區運動、反亞泥還我土地運動、反國家公園抗爭運動。但是這些抵抗運動由於在時間與地理上的區隔,未能串連成太魯閣族人整體、堅強力量因而被一一擊退或未能達成運動目標。太魯閣族的正名成功以及目前發展的自治運動,加上原住民權益相關法令的制訂實施,讓太魯閣族原住民有機會集結力量,同時以新的策略與族群運動高度來開展捍衛環境權與家園的運動。當然,這也還有待太魯閣族群內部的整合以及合宜權力運作機制的設立,而跨族群的串連合作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BACK

贊助單位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劉振榮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輯助理 / 謝晨馨
◆ 編 輯 群/ 張伊珊、張倩斐、周佳儀、涂正強、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謝晨馨(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設計 / 林佑柔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