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
義民爺是客家先民因保家衛鄉而犧牲,皇帝特別褒揚建廟,而成為台灣客家人的特別信仰,在彰化縣永靖鄉也有一間義民廟,據說在清道光年間因居民不滿當地大地主剝削佃農,13位客家先民告官揭私卻遭毒害,鄉民特別集資建廟,每年農曆2月18日,廟方都會舉行祭典以感念這群忠勇志士。
鄉長、縣議員及廟方代表,一同向13位義民上香祭拜,因為有他們的義行才讓永靖的百姓生活過得更好,雖然已事隔182年,但鄉親們仍沒有忘記,在每年農曆2月18日都會前來祭拜。
永靖鄉長 李詩焱:「他們犧牲奉獻,所以以後變成稻穀收購,就有公平性及公開性,造福地方上的老百姓,所以老百姓非常感恩他們,所以每年在2月這個日子,特地舉辦恩烈祠的誕辰活動。」
永靖鄉於清康熙年間,由廣東潮州府饒平縣客家移民所開墾,原本生活就困難,道光年間更受大租戶百般刁難,佃農都敢怒不敢言,但有13位客家先民不顧安危到大陸福州告官,雖然冤情得申,但返鄉途中卻遭人毒害,於是鄉民就集資建「恩烈祠」,現在也稱為義民廟。
廟方人員 林錦添:「這些人我看有,姓徐、有姓林、也有姓施,大多數我看也是客籍的,這個歷史算,我是聽傳說也不是很清楚。」
文史工作者 邱美都:「組成告官卻犧牲生命,那種偉大的精神,就是保鄉衛國的精神,所以他們也知道是義民廟,最近大家也流傳說,這是我們永靖的義民廟。」
廟方表示,由於恩烈祠建築老舊,永靖鄉親在前年集資重建並組成管理委員會,一方面感念義民的偉大精神,也讓鄉親能世代崇拜,更讓後代子孫了解永靖鄉的開拓史。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