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
桃園縣中壢市過嶺里的社區居民,對於推動饒平客家文化工作,可說是不遺餘力,這次趁著植樹節前夕,社區與在地學校、企業合作,在道路兩側土地種植了150棵油桐樹,期望4年後能在這裡看見滿地的五月雪,可以供民眾及遊客欣賞。
3月植樹節即將到來,中壢市過嶺里為響應植樹造林以及推動客家文化深耕,特別發起種樹活動,今年社區決定種下150棵油桐樹,並邀請附近學校、企業、社區居民一起加入,將這150棵油桐樹種在中平國小及企業提供的過嶺里雙福路與福嶺路道路兩側土地,桐花道全長800公尺,希望藉由這樣的方式,讓在地民眾肯定,在4年後也能夠在過嶺里看見桐花飄落。
中壢市過嶺里里長 陳增昌:「以前我們過嶺地區,住了很多客家人,因為以前也沒有油桐樹、油桐花,以後我們種了之後,花開了以後,大家可以在地欣賞我們的油桐花。」
過嶺里居民 張水妹:「現在有種油桐花,以後(樹)長大了以後開花,不用再到芎林,南庄那邊去看了,以後下一代,在這裡就可以很享受了。」
中平國小學生 陳長青:「這次我們種油桐花樹,以後就不用跑到那麼遠的地方去看油桐花,過嶺就有油桐花可以看。」
自從桐花成為客家族群重要的意象後,過嶺里也跟著種下一株株的油桐幼苗,里長表示,這就像種下一個個的客家希望,以這樣種樹的方式來深耕文化,活化客庄,更讓外來遊客在4年後,也可以在桐花樹下騎鐵馬,悠遊過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