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50期 2012/02/01出刊/ 半月刊

 

 

我讀台灣文學史:五○年代的文學走向(節錄)

【文/施盛介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一生)】

 

  在五○年代的台灣文學界中,各家皆舉示著「反共文學」。而其影響路徑乃是先由副刊到官方組織進而軍中文藝的形成。其代表官方的雜誌有:《軍中文藝》(1954)、《文學創作》(1951)、《幼獅文藝》(1953)和《文壇》(1952),其中前三者為公家經費補助之雜誌,後則為私募。但它們有著共同的信念:提倡把文學放置戰鬥位置,其影響範圍由學生到社會人士,配合國家(政黨)的政策書寫。這階段的作品比較不具文藝價值,但內含著功利價值的意義,有些作家為了得到優渥的獎金不得不依循國家政策行走。

  而在提倡反共文藝的文學發展之下,有兩種聲音蠢蠢欲動。一是現代主義,另一個為寫實主義。在現代主義方面,就必須提及1956年代創立的兩本雜誌:台大夏濟安教授《文學雜誌》和紀弦《現代詩》。這兩本雜誌在那個眾聲提倡反共文藝的情境下得以倖存,主要是兩本雜誌都以「愛國」作為宣導語言,以其作為安生立命的擋箭牌。而他們的中心思維「橫的移植」也深深影響了後來六○年代台灣文學的走向。再者,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聲音,是由戰後台籍第一代作家私下所組成的發行刊物—《文友通訊》,其形態主要是私下書信傳遞的刊物,其作品多以台灣風情和歷史記憶為主,他也延續日治時代台灣文學陣營的寫實主義精神,這後來也深深地影響到後來台灣七○年代的文學走向。

 

 

 

▲BACK

贊助單位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蔣偉寧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李世暉老師、周錦宏老師、孫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輯助理 / 謝晨馨
◆ 編 輯 群/ 古佳惠、張倩斐、周佳儀、涂正強、彭淑姿、曾筱茜、彭賢明、賴亞華、謝晨馨、鍾皓如(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設計 / 林佑柔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