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48期 2011/01/01出刊/ 半月刊

 

 

陳春聲教授 演講<土樓介紹>

【文╱黃文斌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研二生)】

 

  廣州中山大學副校長陳春聲教授,趁來台參訪之便,由藍清水老師安排,於本(民國100)年12月2日至桃園平鎮客家書院,講述<土樓建築與客家文化>。陳教授為歷史學者,故其土樓觀察,與一般研究結果有許多不同,值得借鏡。謹將筆記略述如下,供未到場同學同好參考。

  自2008年7月,福建有46處土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以來,土樓與客家人之間的議題,一直引起許多人的興趣。一般土樓多以圓形夯土建築為主,其實尚有方形、長條形、圍籠形、(豐順)建橋圍及雕樓等式樣。現今各式土樓估計約有六、七千棟之多,多分佈於客家人及閩南人聚居之閩西漳州、永定、南靖、龍岩及廣東大埔、梅縣(州)、興寧、饒平等地,約為距海岸線三十至五十公里以後之內陸山區為多。最多其中最著名的土樓區位於福建南靖及永定縣。最早其實並無「土樓」的名詞。最後一棟土樓於1970年代完成。

  土樓形成原因探討,多認為與歷史上各次戰亂,大規模向南逃難之際,為求安定及抗禦外敵,於是建造具有防衛性質、集居式的夯土高樓。明朝中葉嘉靖(1522-1566)皇帝以來,官員多貪腐懦弱,軍隊無能,閩、粵沿海及山區地帶,飽受土匪、海盗等侵擾,各地人民為求自保,紛築就地取土、夯厚牆高寨禦敵。

  一般土樓地基約3~5米厚,高約三層樓,每層約四公尺高,下方一、二樓對外無窗戶,三樓才有小窗戶及槍眼(射口)。民國以後蓋的土樓最高可達五樓。每一土樓約有48~200戶以上,需經大家同意才有辦法興建,且不可中途退出。土樓興建多為農民自行擇地而建,非由專業師傅施工,故皆無施工圖樣。選妥地點後,即用鋤頭在地上畫出圓形,掘溝夯土;建造用泥土經篩土後,需加水揉土,每一層夯土完妥,需向南略傾斜,待一年日曬土乾,牆才會回正垂直,每棟約需六、七年才能完工。由於為大型集合住宅,故需很強社會組織及人力、財力,才有辦法經年完成。一般認為土樓內為「和諧社會」聚族而居,其實不然,因為內部構造格局為幅射狀,大小不一,尚分尊卑,且無法擴建,故子孫眾多時,則必須在外覓地另築新平房或小土樓。土樓住宅一般買賣,多為內部自行交易,且只賣二、三樓,外人不易購屋進入。

  康熙平定中國後,為防鄭成功勢力犯境,實施「海禁」,強迫沿海30~50公里內居民往內陸遷移,所有建築需拆除一空,違者處斬,致使沿海大部閩南人及少數客家人的房屋及土樓建築全部被毀。故今日僅在閩西及粵東北山區一帶較多土樓分佈之故。由於多數靠海閩南人奉令內遷至客家村落之後,產生許多社會問題,故康熙廿三年統一台灣之後,重開放海禁,准許人民「複界」重行築屋,但禁止新屋如城堡般的土樓一樣。此乃何以今日靠海閩南人區域不見土樓之故。

  外界對土樓存有許多好奇,但其實有諸多問題,並不如外人想像得簡單。第一為缺少隱私,因大家多為門戶相對,所有大小事,皆被看光光;第二為舊式設計,無法滿足現代衛生需求;第三為一、二樓無門窗,採光差。第四為外層土牆過高,經長年風雨,後人又少維護,最後可能全部塌掉。由於種種的不便,故今絶大多數宗族人皆住在土樓以外的平房。(以下資料係摘自維基網站)

                              (圖摘自維基網站)
  田螺坑土樓群位於閩西南靖縣書洋鎮田螺坑上坂村田螺坑,由一座方樓(步雲樓)、三座圓樓(和昌樓、振昌樓、瑞雲樓)和一座橢圓形樓(文昌樓)組成,方樓步雲樓居中,其餘四座環繞周圍,因此有「四菜一湯」之稱。
                  

                              (圖摘自維基網站)
  「東倒西歪」裕昌樓,位於南靖縣書洋鎮下坂村下坂村土樓群,始建於元朝中期(西元1308年—西元1338年間)。裕昌樓是最高的圓樓。原由內換外環組成,外環高5層,直徑36公尺,每層50間房。底層後半的25間廚房有室內水井。傳說造樓時工匠與主人因誤會導致嫌隙,算錯尺寸,導致樓層歪扭,然而數百年不倒,令人稱奇。

 

 

▲BACK

贊助單位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蔣偉寧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李世暉老師、周錦宏老師、孫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輯助理 / 謝晨馨
◆ 編 輯 群/ 古佳惠、張倩斐、周佳儀、涂正強、彭淑姿、曾筱茜、彭賢明、賴亞華、謝晨馨、鍾皓如(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設計 / 林佑柔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