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48期 2011/01/01出刊/ 半月刊

 

 

《半月交響曲》影片觀後心得報告

【文/湯承翰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二生)】

 

  「半月交響曲》是一部訴說在伊朗地區生活的“庫德族”人們,為了理想組成樂隊,希望能在音樂會盛大演出,繼而逐夢的故事,在觀賞《半月交響曲》這部影片當中,不免帶著一個好奇新鮮的心態來看待,畢竟中東這一區塊的多元文化,是我們感到陌生且不熟悉,庫德族是全球人數最多的遊牧民族,屬於印歐人種伊朗人的一支,散居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然而在庫德族所分布的國土範圍,包涵伊朗、伊拉克、土耳其、敘利亞,這些地方可以說是多元文化錯綜複雜的熔爐,以庫德族人來說他們大多所信奉的宗教是沃教,卻必須面臨強勢的回教文化,在伊朗一帶的庫德族人遭受種族與宗教迫害,甚至連表演藝術層次的歌唱也不被允許,姑且不論是何以原因或著是當地習俗的觀念,來加以禁止庫德族歌唱的演出,但就多元文化需尊重他者族群的文化來說,位居強勢族群的文化,確實是存在著“非我族類”的排斥感,直接的否定了庫德族的文化存在性。

  影片當中最讓我深刻的一幕,是當庫德族的樂隊們,千里迢迢來到了土耳其邊界領土,抱著最大的誠意祈求邊境守軍能網開一面,讓他們能入境參與演出的表演,而當守軍知情樂隊為“庫德族”時,這時非但不領情還百般刁難,可以看的出庫德族在當地極受不到尊重,且被受種族歧視的壓迫感,假若今天被拒絕入境,是因為法律條文或著是外部因素也就作罷,但被打回票的理由,卻看似單純的“種族”問題,這的確是非常不公平的現象。

  庫德族人在劣勢的地理條件下,尚能保持他們的文化、語言、生活方式,甚至是歌曲藝術,已經算是非常不容易,但還是難逃被壓迫的命運。在遭受一連串打擊後,劇中的樂手們仍不斷在寒冷的雪地裡追逐夢想,在影片的最後階段,主角音樂家馬莫原已打算放棄,卻在司機開車面臨回伊朗與去伊拉克的交叉道路時,仍堅持自己的夢想,心中的寄託只希望能將庫德族文化發揚出去,而選擇了不願回去,最後故事雖然悲劇收場,主角馬莫默默的躺入看似安詳的棺材中,但其為了弱勢族群而發聲的行為,這種不畏艱難追求種族平等的精神,實在是令人感動萬分。

  在現今多元文化的世界,縱使部分人仍存在著種族優越感的意識,然而這卻是封閉且自大的概念,當然短時間要使人拋開種族歧視的偏見尚不可能,畢竟社會階級的價值觀往往影響著我們對不同種族的刻板印象,如何能學會尊重不同族群間的對等關係,進而了解不同文化的認知,對於各式不同的族群文化不應該是以美其名“同化”作為民族融合的口號,而是應該以接受各樣的族群文化存在,來互相理解差異性的不同,達到多元文化的學習。

 

 

 

▲BACK

贊助單位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蔣偉寧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李世暉老師、周錦宏老師、孫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輯助理 / 謝晨馨
◆ 編 輯 群/ 古佳惠、張倩斐、周佳儀、涂正強、彭淑姿、曾筱茜、彭賢明、賴亞華、謝晨馨、鍾皓如(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設計 / 林佑柔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