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
台東縣鹿野鄉的瑞和村是鄉內開發最早的客家庄,當地出產的稻米品質精良,還曾經在全國稻米品質競賽當中獲得第3名,瑞和村在開發之初,是由先民合力開鑿豐原圳,發展農業改善鄉親生活,感念先人的精神,凝聚村民向心力,瑞和社區發展協會,今年就完成村史初稿的編寫,並且分送給部分鄉親,希望以現階段的成果,號召全體居民,一起催生完整版的瑞和村史。
讀著剛印刷好的村史,瑞和村民們都津津有味的回憶起陳年舊事,這本今年由社區自行訪察,編寫鄉土人物故事的地方誌,讓鄉親們珍貴的共同記憶,得以流傳後世。
瑞和村民 李祥炎:「讓後代的子孫好好留念。」
瑞和村民 朱女士:「藉這本村史讓瑞和村的人,可以認同瑞和村,大家來打拚。」
瑞和村舊名大埔,當地的發展從日治時代至今已經超過100年,是鹿野鄉開發最早的客家庄,居民以大都以務農為主,全盛期有1000多人,目前雖然只剩下800多人,還留在村庄,不過近年來因為出產品質精良的好米享有盛名,為了紀念先人開墾的辛勞,社區發展協會,邀請文史工作者主編,號召村民一起投稿寫村史,並且將初稿印刷50本分送鄉親,希望藉此拋磚引玉,讓完整正式的版本,能夠在明年順利出版。
瑞和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 韓筆鋒:「藉這次的活動最主要就是,我們明年還想要做,因為很多家庭的事情,很多個人的歷史都還沒有納進來,我就想明年還要繼續蒐集更完整。」
這項邀請在地鄉親,一起寫村史的計畫,也在今年全縣的社區發展提案當中,被縣政府評比為第二名,社區發展協會表示,未來瑞和村史完成編輯出版之後,將會分送到村裡的每個家庭,讓先民的精神成為大家的傳家寶。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