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為參加客家希望工程的30位學員舉行結業式,這些學員在這5個月來,聽取各種不同領域的老師,協助他們關注各項客家事務,透過分組學習、參訪、討論再激發集體創意,提出成果報告,學院也希望這份成果,未來能夠付諸實行,成為傳承客家精神與文化的參考資料。
利用虛擬實境,把客家庄影像放入設計的軟體中,這樣新穎的理念在這次的希望工程中,拿到卓越獎10萬元的鼓勵,現任國策顧問范良琇也是這次師資群的一員,他表示過去的成果報告跟實際上真的有一點差距,這次他們鼓勵學生結合實際行銷,將學術研究與現實狀況結合,讓這一梯次的成果報告相當的豐富。
希望工程講師 范良琇:「因為文化要跟生活結合,也要跟產業結合,這個網絡建立起來,就可以讓大家客家人互相牽成。」
媒體文化組學員 鍾宜玲:「透過AR虛擬實境,這個科技媒體來融入這個客家文化,客家語言,讓我們年輕人有一個機會來替客家事務,貢獻一下我們的想法。」
中大客家學院表示,客家希望工程學員年齡都在35歲以下,這5個月來利用星期六、日,在7、8位各領域的導師帶領下學習,目的就是要讓他們聽取經驗,提出未來客家願景,找到客家發展的未來契機。
客家學院院長 羅肇錦:「去承接那麼多長輩,事業有成功的經驗,我想這經驗,帶到我們自己客家的年輕人,下一次就可以慢慢的發展出去。」
透過這樣的研究討論,讓這30位來自各地的青年學子,都可以成為推動客家產業與文化種子,而這些成果報告,未來客家學院將提供給各地縣市政府,成為推動客家產業的參考,讓學生的理念可以真正落實運用在現實生活當中。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