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
許多在宜蘭縣的客家人,由於生活環境影響,忘記客家族群的身分,為了要喚起在地客家鄉親感情,邁入第5屆的宜蘭縣三山國王客家文化節,4日不但邀請客家樂團在蘭陽大興振安宮進行音樂表演,還以史料展示、攝影比賽和座談活動,讓民眾感受濃濃的客家味,也藉此聯絡鄉親感情。
「天公啊!落水喔!阿妹啊!」
非洲鼓結合樂器演奏,唱著客家歌曲,輕快地節奏令台下觀眾,忍不住跟著舞動四肢。
而憲明國小的小朋友,不但以陀螺表演吸引觀眾,還用陶笛演奏,讓觀眾感受客家音樂之美。
民眾 張金華:「我覺得很不錯啊!不但是結合我們地方的,大家的向心力的一個機會,也是讓我們的文化,讓大家都能夠了解,喔!有這個區塊,原來客家的文化,不是說這麼的刻板,也是有活潑自信的一面。」
主祭官穿著禮服,依照古禮祭祀,宜蘭是全台灣三山國王廟分布最多的縣市,由蘭陽大興振安宮主辦的客家文化節,也同時聯絡宜蘭縣內20多間三山國王廟,一起參與年度盛會。
蘭陽大興振安宮主委 黃萬金:「宜蘭縣有將近8萬的客家鄉親,其實隱性的河洛客還不計其數,最主要是藉這個活動,能夠活絡客家、客庄以及促進剛才說社區的發展。」
由於宜蘭縣有許多客家人,已經不會說客家話,成為一般說的福佬客,這次的三山國王文化節,也同時以靜態的史料展結合攝影比賽,希望民眾深入認識宜蘭客家族群歷史,也提高客家能見度。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