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
桃園縣中壢市中平國小推廣客家美學課程,成立客家花布產業中心,透過社區志工與學校創新研發,讓客家的文創產業動起來,在中壢市公所經費支援下,他們經過2個月的學習製作,還舉辦了成果展,並把花布成品回贈給市公所,作為公所的伴手禮,日後可以送給來訪的貴賓,讓他們了解中壢市客家文化的美。
「髮夾穿進這個洞裡面。」
花布包老師仔細的指導,來體驗花布包製作的中壢市長魯明哲,也非常用心的跟著步驟製作,看見社區民眾跟學生完成的客家文創產品,魯明哲開心的說,這些作品,未來都要成為中壢市,送給參訪貴賓的禮物。
中壢市長 魯明哲:「透過客家產業的建立,讓中平國小透過志工,客家的老師,然後把客家的花布成為實用的產品,透過這樣做好的客家特色產品,回贈給中壢市市公所,作為外國貴賓,來到我們客家新都中壢的伴手禮,增加我們中壢一個客家特色。」
中壢市中平國小,近幾年來除了發展客語教學,這次也獲得市公所的經費幫助,推展客家文創產業,學校與社區一起成立「客家花布產業中心」,透過社區的志工一起來研發創新產品,將客家花布變為生活的用品,可以讓社區與學校沒有隔閡。
中壢市過嶺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邱坤增:「學校邀請我來,讓社區與學校打成一片,互相來為我們客家的文化,做更近一步的發展。」
小朋友 彭于庭:「客家花布可以做很多,日常生活用的到的東西,我很高興來參加這個課程。」
中平國小教務主任 傅珍紹:「一方面了解我們自己客家的文化,一方面可以用客家文化,以後可以去擴展自己的視野,以後自己的心胸會更開闊,可以接受我們不同的文化。」
中平國小表示,透過這樣的文創課程,讓小朋友跟著大人親自動手做客家花布創作,除了可以激發他們的想像力,也讓客家的生活美學,藉此深植他們心中。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