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轉載自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以米飯為主食的客家人,自然種得一手好米;台東池上米聞名海內外,香甜Q彈的口感,是老饕們的最愛。「台東好米收冬祭」今(4)日舉辦「八方好客嘉年華」,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特別前往池上玉清宮,循古禮祭拜,並前往台東客家文化園區視察,與鄉親同慶豐收。
台東縣池上、關山及鹿野三個鄉鎮,屬於台灣客家二次移民地區,辛勤的農民在好山好水加持下,種植出晶瑩潔白、香氣十足的稻米,揚名海內外;因此,行政院客委會將「台東好米收冬祭」納入「客庄12大節慶」,盼藉此帶動客庄觀光,繁榮客家產業。黃主委今(4)日親自參與池上玉清宮一年一度的盛事,感謝玉皇大帝賜予糧食,庇佑台灣豐衣足食。
黃主委致詞時表示,台東縣的客家族群約有五萬多人,散居於池上、關山及鹿野三鄉鎮;池上米不僅是旅遊台東的最佳伴手禮,參加「台東好米收冬祭」,更能體驗最道地的客庄農家生活。他進一步強調,台東縣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更有多元族群的人文關懷,是闔家出遊的最佳選擇。
隨後,黃主委前往台東客家文化園區,除關心「台東好米收冬祭」閉幕式活動、視察館舍活化情形外,也建請台東縣長黃健庭多加關注客家;他表示,台東自去(99)年起正式納入客家桐花祭,未來盼能在台東打造一條客家廊道,更便於觀光客體驗客家文化,感受客家魅力。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126047&ctNode=2159&mp=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