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46期 2011/12/01出刊/ 半月刊

 

 

我看族群關係(下)

【文/蔡宜娟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二生)】

 

  我認為族群到底有多少共同的客觀性特色,並不太重要,重點在於族群彼此的共同體認同的感覺到底有多強烈。在不同的脈絡下,如何選擇區隔「我們」與「他者」的分際,我認為建構論所強調的認同似乎是經過自我選擇的、而且是高度流動的,不會是一成不變的,強調客觀外顯特徵轉變為重視行為者的主觀焦點。但需要注意以及省思的是,人為建構出怎樣的族群想像?時間長久地來看,建構出怎樣的族群想像,對族群本身是有益於還是可能會造成負面的影響?我覺得這是必須謹慎的沈思和觀察的。

  而Fredrik Barth提出的邊界(boundary)理論,其實我在進來客社所就讀之前,我就關注到有其族群邊界的生活中的實例,族群通婚與跨國婚姻的現象在生活周朝顯而易見,我的鄰居的太太是外籍新娘(印尼裔客家人),它與我的客家人鄰居是「跨國界不跨族群」;而娶越南配偶則「跨國界又跨族群」,這些外籍配偶的原生文化與客家文化是不同的,會產生跨文化互動,而這些新移民女性的族群邊界常常是變動的,而客家族群邊界逐漸移動變化。從以上的生活觀察中,的確顯見巴特提出與以上三種理論不同的觀點與看法,是相當好的觀點。前三種理論的觀點客觀特徵論最多只能表現一個族群的一般性客觀和主觀的內涵,而無法解釋與說明族群邊界的問題,無法探討族群認同變遷的問題。

  顯見巴特認為在族群的分類中邊界是相當重要的,針對族群做客觀的描述,還不如觀察族群的邊界來得重要。換言之,他認為在研究族群時,如果我們過度去強調族群的顯著文化特質,就會變得比較像是文化分析,而不是在研究族群本身。巴特的觀點的重要意義在於,認為族群意識的形成不在於族群的共享以及共同擁有的文化,而在於主觀上具有區分「我群」與「他群」的族群邊界。我認為族群的建構其實在於族群內成員的認同,以及如何區別族群外成員的標準上,要研究自己與他者之間的界線,或許才能深入了解族群。更核心的議題,各族群的文化會隨著時間和空間而有所變遷,我認同巴特強調關注於族群界線的本質與維持讓我們進一步了解到文化的變遷,在現象背後的複雜行為與社會中的族群關係。大體來說,我個人其實對族群邊界的理論最感其興趣,因為其實在現今社會各族群文化互動如此高的時代脈絡下,我較有興趣關注於社會中的族群邊界,尤其是在族群通婚底下的族群邊界,因為我的父親是客家族群而母親是閩南族群,我了解在這種情況下族群邊界與族群認同的流動方式也是多重變化,我自身的確感同身受,而當今各族群交往頻繁,不同族群通婚的增,族群邊界會許會日漸模糊,族群之間的互動是如何呢?希望期末報告能更加深入找尋案例,來映證其理論,深入探討當今日常生活中的族群現象與互動觀察。

 

 

 

▲BACK

贊助單位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蔣偉寧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李世暉老師、周錦宏老師、孫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輯助理 / 謝晨馨
◆ 編 輯 群/ 古佳惠、張倩斐、周佳儀、涂正強、彭淑姿、曾筱茜、彭賢明、賴亞華、謝晨馨、鍾皓如(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設計 / 林佑柔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