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思偉、瑋鴻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研一生)】
現任於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助理教授─劉小蘭教授
劉小蘭教授,來自一純樸的中南部─彰化人。在專科、大學求學期間都在中南部。商專企管科畢業後,從事了貿易工作4年,期間進修才藝時,鋼琴老師給予了當時的劉小蘭教授一個想法,建議她考師資班,遂而進入了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就讀。畢業後做了一陣子的研究助理,後考上了台大國發所,離開了熟習的家鄉,北上求學進修。就學期間劉小蘭老師的認真,指導教授讓碩二的她,直升了台大國發所攻讀博士班。博士期間因國科會計畫的補助,讓劉小蘭老師有了機會前往德國進修了一年半,再回台一年多完成了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後德國有了工作機會,也在德國進行了一個博士學位,與都市計畫相關的學程。在德的日子久了,讓劉小蘭老師對台灣這塊土地有了思念,也想發揮所學,對家鄉這個地方想盡一份心力,遂而回台應徵工作,進入了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任教。
劉小蘭老師對客家有一種想法,傳統的文化、習俗與生活習慣,都有其精要的元素在,老師想在地景、聚落上營造一個客家環境的意象,在此環境上融入了客家的精要元素,環境生活的一舉手一投足都有著客家風味,保留著客家文化的基底,讓客家語言、文化能夠徹底的傳承與保留。也期望其他的文化能夠紮根的永續發展,讓各種文化相互交流,創造一多元文化豐富的土地。
今年民國100年,留德歸國的劉小蘭老師,任教於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所。在問及老師對客家學院的學生有甚麼期許呢,老師謙虛的說,自己也是這個環境的新學生,希望與期許能和客家學院、客家學院的老師、教職員以及同學們共同成長,讓各自的生涯都有所得,更具有豐富的意義。
照片來源:劉小蘭老師提供(右一) / 劉小蘭老師在德替同事慶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