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
為推廣客家美食,高雄市客委會以客家美食業者認證輔導培訓計畫,遴選出15家具有特色的餐廳與粄條店,17日在高雄餐旅學院進行專家的現場實作輔導,為地方美食業者提供轉型與進階的教育訓練。
「口味一定要客家化,做法要多樣化,不要侷限在用煮的啦!燉的啦!」
高雄餐旅大學副教授陳嘉謨,仔細講解新菜色研發食材料理技術,以及口味改良的方法,為傳統的客家美食業者開啟新的烹飪概念。
業者 劉捷石:「我們本身雖然開客家餐廳,但是對我們來說,我們也第一次看到新型的客家菜,我感到對我們的餐廳或是說對我們的同業,大家都有很大的幫助。」
業者 羅秀菊:「像今天我們學到很多,一樣菜可以做好幾樣菜出來,材料可以做好幾樣菜出來。」
除此之外,如何從菜餚擺盤、環境規畫與服務態度來提升形象與質感,也是這次輔導培訓的內容。
業者 邱聿涵:「怎樣很簡單的菜又做得很好,怎樣擺盤比較漂亮,這樣價錢會做得更好。」
業者 劉瑞梅:「教你們如何布置,怎樣賺錢就這樣。」
這次接受高雄市客委會輔導的業者共有5家特色餐廳與10家粄條店,在經過專家一系列的培訓改造過後,預計明年春節前就能看到成果,讓南部的客家美食,朝向優質化、國際化的目標前進。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