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46期 2011/12/01出刊/ 半月刊

 

 

認同vs.母語 學者盼有理性討論空間

【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

 

  為了爭取客家選票,不管是現任總統馬英九,還是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都以「客家人」自居,而「會不會講客家話」不僅成了藍綠攻防焦點,甚至被視為族群身分認同的唯一指標,研究族群及語言的學者,不約而同地指出,「母語」不該被視為身分認同的唯一指標,然而將「母語流失」全部歸因於「錯誤政策打壓」,似乎也有討論空間。學者認為台灣需要的是一個能夠創造多元族群融合社會的領導人,而任何政黨或個人,都不該為了爭取選票,而以「族群身分」借題發揮。

  選舉一到,藍綠政治人物都紛紛跳出來,強調自己的客家身分,以爭取更多族群票,而對於這份「客家認同」,學者正面的解讀。

  東華大學民族系教授 施正鋒:「一開始的時候這是好的,政治人物願意出來,說我是什麼(身分),這個時候他公開場,就要主動講一些客家話,就會有示範效果。」

  施正鋒也不諱言地表示「母語」確實是族群認同的重要指標,但也外界更應該關注的是,政治人物對「客家」的後續作為,面對台灣在60年代經歷過母語遭受壓抑的階段,導致許多人不會講客家話,曾經參與「還我母語運動」的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院長羅肇錦語重心長地說,縱使客語不是身分認同的唯一指標,但將「母語流失」全部歸因於「政策打壓」,似乎也有理性討論的空間。

  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院長 羅肇錦:「如果說人家一再打壓方言,家裡本身還是會說客家話,但是因為教育與政策問題,變成孩子不會說,這樣來說今天變得不會說,還講得過去啦,不過你假如說家裡原本就根本就沒有說了(客語),也不曾有客家的想法,這樣來說,說被打壓,可能就有一點太過分了點。」

  若是從「語言使用」的角度切入,研究語言政策的學者,則認為無論藍綠總統參選人,本身都擁有「多語資產」,甚至「英文」,都講得比自己的「母語」好,與其以「會不會說母語」認定族群身分,倒不如好好思考,如何透過立法、政策落實,保障客家語言的發展。

  台東大學 華語文學系副教授 張學謙:「政治人物他最好提出,他用什麼方式來滿足人民的語言權利,用什麼方式,來提升人民的語言資產,不管那是外語或是本國語,都要制度化。」

  為了爭取族群票源,藍綠雙方在兩岸議題角力後,又引發「身分認同」的爭議,客籍學者呼籲雙英陣營,儘速回歸政策面探討,並且以打造族群融合的多元文化社會為努力目標,如此才應該是值得信賴且真正具有執政能力的政黨,應有的作為。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

 

 


▲BACK

贊助單位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蔣偉寧校長
◆ 發 行 人/ 劉振榮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李世暉老師、周錦宏老師、孫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輯助理 / 謝晨馨
◆ 編 輯 群/ 古佳惠、張倩斐、周佳儀、涂正強、彭淑姿、曾筱茜、彭賢明、賴亞華、謝晨馨、鍾皓如(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設計 / 林佑柔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