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
花蓮縣吉安鄉收冬慶豐年活動,12日隆重舉行,為了傳承客家傳統,吉安鄉公所特地安排製作福菜以及編草繩的活動,讓年輕人有機會體驗農村生活,也讓長輩們重溫過去的生活方式。
由宜昌國中教職員,所表演的鑼鼓陣,為吉安鄉的客家文化藝術節「收冬慶豐年」揭開序幕,雖然下著綿綿細雨,但依舊不減鄉親們的參與熱情,除了表演之外,現場還有許多,現在已經看不到的傳統器具,像這台草繩機,是利用機器,將稻草攪在一起編成草繩,不但吸引了小朋友前來體驗,也勾起長輩們的回憶。
民眾 林女士:「打好的繩索就可以賣,以前客家人生活很辛苦,利用這種東西來賺錢,用秤的,以前多少錢我已經不記得,很久了,幾十年前,1斤沒多少錢。」
穿上塑膠袋,長輩一邊灑鹽巴、一邊示範踩福菜,讓民眾了解福菜的製作過程,不少小朋友也實際操作,體驗過去醃製福菜的辛苦。
體驗民眾 劉明杰:「(有沒有踩過這個?)沒有,(踩起來感覺怎麼樣?)有點硬硬的、冰冰涼涼的,(好玩嗎?) 好玩。」
另外吉安鄉公所也準備了擂茶和製粄體驗,也透過醃雞展示和利用稻草做成的「五穀豐收屋」,希望藉由活動讓年輕一輩,也能有機會接觸逐漸消失的農村客家文化。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