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44期 2011/11/01出刊/ 半月刊

 

 

陳向明《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心得摘要

【文/林敬育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一生)】

 

  在從事研究的時候,必須要對自己的個人因素和研究對象之間進行反省和審 視,只有這樣才能比較客觀。研究者角色的反省不能只停留在個人心理層面,應該擴大到 整個學術群體和學術制度的反思。陳向明談到研究員性別的對訪談的優劣,「大部分女生比男生心細 更適合做細緻深入的訪談工作」、「男性研究員會主導談話的方向」、「女性研究員可能缺乏自信」,是否有憑據或者只是大多數人的刻板印象?質的研究是對社會 現象的認識,而對社會現象的認識主要是對人的認識,而對人的認識,本質上是一種自我認識。
客觀事實是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之間互動產物,研究者對被研究者的理解是一種當時當地現實建構,是雙方知識和意義的共振和融合。一般來說「局內人」可以比較透 徹的理解當地人的思維習慣、行為意義以及情感表達方式,但其實也容易對被研究者個人的獨特之處視而不見。「局外人」往往更容易看到事物的整體結構看發展脈 絡,且被研究者對局外人有較大的寬容。馬克斯威爾提出協商研究關係中的4C原則:connections、communication、 courtesy、coperation。研究者進入研究現場的方式對研究關係以及研究的質量都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訪談不能完全客觀、真實的反映現實,訪談本身就是現實存在的一種形式,他是一種言語事件,反映的是一種特定的社會現實。訪談不是一個一方「客觀」的另一方 了解情況的過程,而是一個雙方相互作用、共同建構「事實」和「行為」的過程。與問卷相比,訪談具有更大的靈活性以及對意義進行解釋的空間。訪談具有結構 型、無結構型、半截構型三類,也可依接觸方式分類。訪談大綱設計時問題應明白易懂、簡要具體、具有可操作性,且問題盡量開放,避免過多的預設。

 

 

 

▲BACK

贊助單位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蔣偉寧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李世暉老師、周錦宏老師、孫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輯助理 / 謝晨馨
◆ 編 輯 群/ 古佳惠、張倩斐、周佳儀、涂正強、彭淑姿、曾筱茜、彭賢明、賴亞華、謝晨馨、鍾皓如(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設計 / 林佑柔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