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44期 2011/11/01出刊/ 半月刊

 

 

我看族群關係(中)

【文/蔡宜娟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二生)】

 

  相對之下,結構論/工具論是從另外的角度看待族群的認同,工具論者主張族群認同應從其工具性來理解,即使族群有再多的共同本質,如果沒有族群在政治權力、經濟資源、社會地位、或是文化認同層面,感受到結構性分配的不公平,例如透過國家機器制度化的歧視、支配、或是壓迫,這群人頂多只是一個具有相同血緣、或是文化特色的集團(或團體),並不能提升為具有集體認同的族群。由於此種資源上不平等的剝奪感往往必須透過族群中的菁英來啟蒙才有可能出現,諸如當初客家族群的還我母語運動,客籍的菁英經過動員而來的認同,難免會被視為具有高度工具性。我認為,工具論者的觀點將焦點著重於強調個人利益,將個體視為將自我利益追求的行動者,卻忽略了特定利益及行為模式所賴以形成的社會情境背景。族群在意其社會位置和其社會變遷下的確影響著其族群認同的高低。

  老師在課堂中提及工具論者的經典名言:「其實說穿了,族群關係也不過是一個利益團體。」族群認同是動員群眾以保護或追求該群體之共同利益的媒介,這句話的確著實讓我心中震驚了許久,族群真是利益團體嗎? 但在社會中利益有時的確是促使人們認同的力量之一,如果假設明天立法院通過一項法案,客家子弟在學時可以獲得補助助學金,完全不用學費,還有獎學金津貼。這必定會對客家認同產生某種程度的影響。如此看來,工具論的觀點看來的確似乎有它的一番解釋。我認為將族群敘述成是一種利益團體,族群認同變成是一個工具,強化族群認同藉以達到目標的有效策略,在較為少數和弱勢族群上諸如都市原住民或客家族群後代的族群認同,的確是如此情形。但是在其優勢族群,似乎比較無此擔憂。我認為族群認同應當同是含括文化和社會的兩個層面,工具論太過度強調「利益」在族群認同中的重要性。

  如果原生論和工具論要相比較的話,我認為原生論主張一個認同客家身份的人是因為客家身份讓族群個人感覺心自足;後者則相信客家人是為謀求客家族群的共同福祉而相互認同。由兩個理論之間的差異,我認為不是單純地看族群個人的主觀外顯特質或他個人的內在認同,而是似乎要觀察於族群所在何種場域,是在什麼樣的建構過程,那個力量有沒有影響到他的族群認同,工具論的確是補出了原生論理論面向的不足。

  而強調文化與過程的建構論,依據建構論,族群的認同是經過人為來建構而成的,強調彼此的共同經驗、集體記憶。認同是正在進行的「過程」,而非一個先天命定的「已完成的產物」,因為個體的認同可能會隨著時空與際遇的轉變而隨之改變。我認為建構論的觀點其實是順應了從當今的社會背景脈絡發展而有所觀察,在當今全球化新移民潮的趨勢下,各國的族群組成日益多元化,跨族群的接觸與通婚經驗也越趨於頻繁。社會互動帶來較多的族群互動與族群通婚,族群認同也走向多元化。而建構論者重強調個體與其所處情境互動的過程,透過這個過程,個體建構及重新建構其對自己族群文化要素的認同。族群成員不完全是被動的情境與文化的接受者,可以依造情境與文化來主動創造或是改造,創造族群的共同想像。對於建構論的觀點:行動者有其能動性,我是予以認同的。

 

 

▲BACK

贊助單位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蔣偉寧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李世暉老師、周錦宏老師、孫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輯助理 / 謝晨馨
◆ 編 輯 群/ 古佳惠、張倩斐、周佳儀、涂正強、彭淑姿、曾筱茜、彭賢明、賴亞華、謝晨馨、鍾皓如(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設計 / 林佑柔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