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44期 2011/11/01出刊/ 半月刊

 

 

客籍僑胞海外打拚 提升國際能見度

【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

 

  客家100系列經濟篇,今天來看海外的客家人在異地克服語言與文化障礙,建立自己的事業之外,也不忘自己的根源,像是今年得到客家貢獻獎的劉曼香,或是世界華商聯誼總會前總會長陳春月與邱啟宜等,這些在海外打拚的僑胞,他們憑藉在僑界的影響力,以社團活動等形式展現出客家傳統文化的內涵,也凝聚海外客家鄉親的情感,讓更多外國人認識客家文化。 

  像個鄰家大姐一樣,總是以親切的微笑和每個人互動。世界客屬總會紐西蘭分會會長陳春月,在1980年代參加醫療團隊派駐到沙烏地阿拉伯,而後移民紐西蘭開始經商,也因此和台灣客家同鄉會頻繁接觸,讓6歲喪母的陳春月,學回自己的母語「客家話」。 

  世界客屬總會紐西蘭分會會長 陳春月:「2000年那時,他們叫我做客家會的會長,我想自己要做會長,不會講客家話很丟臉,要怎麼辦呢,又不會說,再來我就想一個辦法,就是每個禮拜在我家唱客家山歌,用山歌學客家話。」 

  認同客家,陳春月因此積極將客家社團,介紹給紐西蘭當地的政商人士,提高客家族群在當地的能見度。 

  世界客屬總會紐西蘭分會會長 陳春月:「教人家怎麼做粢粑,怎麼做米篩目這些,甚至自己做唱山歌的衣服,所以這樣就很有我們自己客家人的特色,到他們那些外國人來,這麼多的社團,他們要是吃粢粑,他們就知道今天來客家的聚會,他就這樣的特色。」 

  1980年代前後,有許多人將事業拓展到海外,與陳春月同樣活躍在僑界的邱啟宜,除了經商也同時是美國加州客家聯合會名譽會長,出身於苗栗的邱啟宜,更與當地客家鄉親一同在洛杉磯建立客家會館,提供客家鄉親聚會的場所。 

  美國加州客家聯合會名譽會長 邱啟宜:「我們就希望說爸爸媽媽來聽演講,像說電腦的演講那時候,小孩子帶出來,我們就有大姊姊、大哥哥來教他,當然一開始就教他簡單的,教他我們的客家民謠,慢慢地教,從最小的事情,我們的客家話不能丟掉,我們客家話很重要。」 

  邱啟宜在美國洛杉磯的20多年,在客家活動中連結海外鄉親,也藉此將台灣的客家文化介紹到海外。 

  而在東南亞地區,由苗栗移居印尼經商的楊振明,8年前由官方委託,培訓生活困苦的印尼當地人到台灣工作,也讓他們學習各種語言,包含客家話、河洛語。 

  印尼華僑 楊振明:「一個是講話,他一定要會說華語,也教他家庭的工作,有些沒有看過電視機、洗衣機那些,尤其是洗衣機,因為他們當地人力很多,不會用洗衣機,教他們用洗衣機。」 

  移居印尼的客家人,最早可以追溯到2、300年前,經過幾次政權更替以及當地政府過去的排華政策,部分在印尼的華人生活相當困難。陳紹秋發起赤道基金會提供助學金,讓這些華人子弟能夠安心念書脫貧。 

  印尼赤道基金會副主席 陳紹秋:「小孩子又多、生活又苦,當然沒能力供小孩讀書,當我們看到這樣的情形以後呢,我們就分析,我們要做的工作要從哪做起,每一次拿糧食來救他們也不是辦法,唯一就是讓他們能夠慢慢脫貧,脫離貧窮唯一就是用教育。」 

  在華人界同樣受到矚目的,還有去年獲得客家貢獻獎-海外推廣獎的劉曼香,在苗栗出生,後來到海外發展,也是第一位進入NASA美國太空總署工作的華人女性,在美國華府積極爭取客家社團發聲的機會。 

  全世界海外客家人口約在4千萬左右,占海外華人的四分之一,對於出外打拚的第一代來說,除了語言還有文化上的差異,他們沒有忘記自己的根源,透過客家活動發揮自己的影響力,也積極為客家發聲。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

 

 


▲BACK

贊助單位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蔣偉寧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李世暉老師、周錦宏老師、孫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輯助理 / 謝晨馨
◆ 編 輯 群/ 古佳惠、張倩斐、周佳儀、涂正強、彭淑姿、曾筱茜、彭賢明、賴亞華、謝晨馨、鍾皓如(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設計 / 林佑柔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