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
現代人大多直接購買成衣,家中恐怕早就沒有裁縫車了,要不就是年久失修擺在角落,苗栗縣竹南鎮客家美學館最近就開始募集,民眾不要了的老裁縫車,美學館整理後,會再轉送給需要的民眾。
腳踩著踏板,利用皮條拉動機械,這是早期的裁縫車,早期的婦女也幾乎都會使用,只是隨著成衣市場成熟,縫紉機器更進步,這些舊式裁縫車幾乎都成了家裡占空間的「舊家具」。苗栗縣客家美學館主任曾林美惠覺得可惜,最近發起募集裁縫車活動,希望民眾如果不需要舊式裁縫車了,可以送到美學館再利用。
苗栗縣客家美學館主任 曾林美惠:「假如說你家裡不要,拿去廢棄物那裡賣也賣不到多少錢,可以捐助給我們,我們把它整理好改裝,我們可以給(職訓班)需要的學生。」
曾林美惠表示,早期的裁縫車採機械動力原理,利用腳踩就可以進行車縫的動作,只是因為家中老一輩的婦女不用之後,體積大的裁縫車,很多直接都被丟棄,其實裁縫車的機械原理簡單,只要稍微整理零件都還可以再利用,而且車出來的品質,不會輸給新式縫紉機。
裁縫師傅 楊苗宏:「品質是傳統的做的比較好,因為(腳踩)可以控制速度,那個成品車的部分,可以做的比較好,現在的(機器)速度比較快,但是要熟練的人使用。」
美學館最近收集了幾部老裁縫車,每台雖都已經高齡3、40年,但機械零件幾乎都還完好,美學館將稍做改裝、維護後,提供給需要裁縫機的偏遠部落或是鄉鎮,讓這些老裁縫車能夠重新啟動,為需要使用它的地區,帶來生活上的便利。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