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42期 2011/10/01出刊/ 半月刊

 

 

該是誰來說?

【文/張伊珊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研二生)】

  二十世紀的兩次語言政策:日據時期的皇民化運動、國民政府時期的禁說方言,使得「語言」始終與「政治」脫離不了關係,時至今日似乎仍舊如此。值得省思的是,真正使用方言的族群,並非因政治力驅使。

  上周末,參加「從文學發現客家:客家文學的回顧與前瞻座談會」。議程分三個面向探討:文學與族群;文學與社區;文學與當代文化。邀請專家學者、文學創作者,以及文化、媒體工作者等前來分享。

  從中發現個有趣的現象:能夠流利使用客家話,進行口語表達的年齡,不諱言的說多為五十歲以上。議事規則中清楚說明:通用語言為中文與客語。既然如此,又為何談這樣的現象呢?這也就反映目前客語流失的情形。這場座談會的前提,我想是「語言」。界定文學書寫的載體,亦或從族群的概念出發等,皆以「語言」為首要。

  因此,大家開始鼓勵後生人多說客語。身為後生人一份子的我,不免要替自己發聲:出生於八零年代的我們,個個身負重任。不僅是處事態度、價值觀念,以及語言使用等方面,皆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七年級生的內、外在行為養成,或多或少受四、五年級的父母影響,其中當然包括「語言」。

  五、六零年代的父母,受當時政策影響,求學過程不得不說國語。父母的語言背景,稱得上是母語,但多僅止於日常生活用語。加上部分因工作關係,長期使用非母語的語言,使得母語正悄悄地在變化。畢竟語言接觸太過頻繁,影響在所難免。

  直至七零年代的後生人,國語成了共同的語言背景。若非隔代教養,很難重拾母語。這樣的一群人,被社會期望,期望扛起語言傳承的重擔。說到這裡,我不禁想問,是否應先鼓勵父母輩勇於說母語。並非規避責任,而是父母的言行與心態,會轉變孩子對一件事情的看法。

  該是誰來說?我想,是要大家一起努力的。

 

 

 

 

▲BACK

贊助單位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蔣偉寧校長
◆ 發 行 人/ 劉振榮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李世暉老師、周錦宏老師、孫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輯助理 / 謝晨馨
◆ 編 輯 群/ 古佳惠、張倩斐、周佳儀、涂正強、彭淑姿、曾筱茜、彭賢明、賴亞華、謝晨馨、鍾皓如(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設計 / 林佑柔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