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42期 2011/10/01出刊/ 半月刊

 

 

我看族群係(上)

【文/蔡宜娟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二生)】

  上學期期中課程之前老師講授了社會科學對於集體認同產生的理論,為「原生論/本質論」、「結構論/工具論」、以及「建構論」、「族群邊界」這四種理論,以下將從我的觀點來看原生論、工具論、建構論、族群邊界。支持或是反對,以及看法和心得感,同時以舉例來輔助我欲表達的內容與看法。

  課程一開始介紹的原生論,主張以原生性、生物性的部分來強調個人身份認同,認為一個人的族群認同是生下來就固定不變的,取決於在客觀上可以觀察得到的一些本質性特徵,包括血緣、語言、宗教、或是其他文化特色,認為族群認同是一出生即是固定的。我認為原生論的觀點,似乎只要把這些認同的本質、或是核心找出來,就可以辨識出這個人的認同,但一個人的族群認同是這樣的容易辨別與定位的嗎?原生論的觀點在我看來似乎缺乏變遷與改變的能動性。

  老師在課堂中提到原生論必須奠基於社會組織和個人認同產生其連結性,並透過宗教、語言等連結,原生論才會出來並對於族群中的個人產生影響。我認為這個觀點是相當重要的,諸如在都市的客家人,客家語言和客家文化的環境都已經喪失,所以他們無法從個人的客觀特徵來辨識自己的族群身分,似乎也只能追隨著自己的母親或父親甚至爺爺奶奶的族群血統來追根溯源。但隨時間的沖淡 諸如外省第二代的族群認同似乎也不在是依循著原生性、生物性的部分,原生論所強調的血緣、語言、宗教、或是其他文化特色,也就在族群個人的身上遍尋不著。

  但大體來說我認為,原生論對於族群的認同來說,是有其影響但並不是唯一或首要因素,成為讓族群辨識與定位自己的族群認同,雖然在某些現象原生論仍然是有其產生重要影響力,諸如原生性的因素往往可以成為號召族群動員的力量,這點我是予以認同的。如客家族群又抑或是非客家族群,他們的認同可能是不一樣,諸如客家認同是高度流動的建構,而且是會隨著情境的變動而自我調整。因此即使客家人有其客觀上可以觀察得到的有形特徵,彼此擁有共同的血緣、語言、宗教、生活方式、或是其他文化色彩,但並不一定保證會有主觀認同會出現。只有往往是在與他者相遇之後,開始發現雙方在文化上的差異,特別是語言上的隔閡。客家人可能會積極進行認同的搜尋。

  因此我認為在原生論在當今台灣的族群關係抑或族群認同上,可能是一個影響的因素,但不會是決定族群認同的首要關鍵。因為認同形成需要長時間的,改變或忘掉一個認同也需要時間,原生論忽略了「認同」常常是相對於環境的,是可變且可加以選擇的,而且若是在不同族群通婚下,一個人的族群認同可能也就變的流動不定且可能有多元的族群認同。

 

 

 

 

▲BACK

贊助單位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蔣偉寧校長
◆ 發 行 人/ 劉振榮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李世暉老師、周錦宏老師、孫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輯助理 / 謝晨馨
◆ 編 輯 群/ 古佳惠、張倩斐、周佳儀、涂正強、彭淑姿、曾筱茜、彭賢明、賴亞華、謝晨馨、鍾皓如(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設計 / 林佑柔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