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42期 2011/10/01出刊/ 半月刊

 

 

全球化與語言流失 母語運動的重要性

【文/陳智涵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二生)】

 

  全球化的對於各個國家的衝擊,是非常的大。除了要學世界國際的語言英語之外。更重要的是還要學民族國家統一的官方語言。而我們台灣而言,除了政治上學國語之外,還要在社會上學習多數族群的語言福佬話。而客家話就相對的沒有辦法和社會競爭的。語言和文化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如果語言消失了,那麼這個文化只能在文獻中尋找記憶。像台灣目前的平埔族一樣,只有少數的節慶和習俗殘留下來。

  很多人認為,社會越多種語言,容易造成族群之間的對立和經濟上損失。認為多學一種語言是浪費社會成本的方式。但是我們以「人力資本」的角度來看,客語或是其他方言的這項資源來看,可說是可以用來提高人員生產的潛在條件。只要對多語這項條件作本益比分析。可以使個人創造許多利益,金錢、非金錢的利益。而方言可以加強族群的團結和活力,增進文化的榮譽心,為族群帶來自信,因此,有其寶貴的價值。經濟因素對於語言更易,既然可以造成那麼大的影響,這樣同一類的經濟因素,一樣可以反過來促進「語言永續」運動的大大的推行。而客家族群因為鞏固自己的身分地位,應該投入大筆金錢,來支持語言永續。

  因為就是語言需要維繫多樣面貌的道理,就以生態學來看,生物之所以生生不息,就是有多樣的種類來適應多樣的環境。而語言是人發展文化的中心,多樣的語言相對而言,可以發展出多樣的文化。使我們的世界更有創新,更多樣性。而多元文化是這麼的重要,那麼語言角色便是關鍵了,因為文化的傳承,是以話語和文字為主,所以語言的傳承一旦中斷,語言一死,人類的文化又少了一個種類,而語言的人口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傳承的人口減少,間接影響該文化的影響力,方言就像是本地的天然資源一樣,一旦從大地消失,就再也無法重拾。另外語言還另以一種方法,內含我們的歷史。語言透過字、詞畫出了線索,供我們追索以前使用這語言的人,其心理是怎樣的狀態,而其所接觸的文化,又是哪些東西。像愛斯基摩人用來指稱「雪」的字眼多得莫名其妙,例如「冰珠」、「溶雪」、「雪」、「驟雪」、「雪粒」、「細乾雪」、「雪崩」、「暴風雪」、「吹雪」、「雪花」、「雪暴」等等等…正反映他們的環境和他們的文化跟雪地息息相關。

  國外案例來看:
威爾斯就有個坐失良機的典型例子。一九九八年時,威爾斯國際聞名的流行樂團,「街頭瘋子傳教士」,用威爾斯語做了一幅很大的廣告看板,掛在卡地夫(威爾斯首府)的一棟公辦公大樓的外牆上,為他們的新專輯打廣告:「我說了實話-現在換你」。這樂團的團員都不會講威爾斯語,但是,他們的發言人說:「他們希望為威爾斯特別做些什麼,」因為,「他們以身上的威爾斯傳統為榮。」身在滅絕陰影下的語言,少有機會爭取這類的聲援,照理說,應該可以贏得媒體不少的注意才對。可是在《獨立報》的上斗大的標題寫的:「街頭瘋子傳教士的爛威爾斯語,氣死家鄉父老。」原因是有威爾語的老學究,出面批評他們:「那是洋涇濱威爾斯語,語法不對……另外他們用的是佃語……簡直是糟蹋。真扎眼。水準真是每下愈況。」

  但是,「威爾斯語言委員會」的發言人,則出面強力辯護:「我們很高興「街頭瘋子傳教士」願意用威爾斯語做這樣一幅大看板,反映當今年輕人的流行文化……現在有許多年輕人已經開始學威爾斯語了,這樣的做法,應該會讓他們再以威爾斯語為榮,更願意講威爾斯語。

   而在《每日郵報》的記者在報上的評論則認為:「無事忙大教授捍衛的是「正宗」的威爾斯語,還把它牢牢鎖在卡地夫中產階級安逸的囚室裡,強留我們哀嘆,就此平白失去大好的機會,未能一舉扭轉威爾斯語在南威爾斯只講英語的年經人心中的觀感。這看板的花招,可是鈔票買不來的大好宣傳,但是,全給老學究教授給搞砸了。 
而這件事訴求的年齡層,可是威爾斯語未來之所繫。雖然近年的人口調查,顯示講威爾斯語的人,在某年齡層有增加,但是,青少年的數目依然頗教人憂心。總而言之,現在有許多青少年,覺得講威爾斯語很「遜」。如今有了「街頭瘋子傳教士」這麼有名的人在作榜樣,青少年間的態度說不定會扭轉過來。威爾斯有些老一輩的人,不覺得青少年的態度對威爾斯語的未來是個很嚴重的問題。但很諷剌,加快語言死的因素裡,有一樣,便是族群因為看待語言的態度不同,以致發生衝突,而這樣的衝突,足以將小小的族群扯得四分五裂。

   而合適的組織和技術,當然是加強語言永續的重要助力,但是這些助力,絕對不是語言永續的基礎。而語言的基礎,一定要建立在家家戶戶以及族群裡的每一個人身上。最理想的狀況,當然就是族群人人投入:年經的父母願意積極討論哪些事項應該列為優先,老一輩的人願意以他們豐富的經驗和較高的社會地位,出面為族群的語言推展措施發言;大老級的人物願意充當語言的示範者。而大社會裡其他人,一樣有重要的角色要扮演。這些人若是能夠給予方言或是本土語言的積極技持,也能為說著流利方言的人帶來一種較高的使命感或是價值觀,鼓勵他們努力維繫自己的語言的生命。而文化是很多面向的,文化的內涵千千萬萬種,許多都和語言沒有直接的關係,像是衣著、髮型、飲食、舞蹈、工藝和視覺藝術領域。因此,有許多人自然也會用這些東西來當他們的「族群標籤」,但是語言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普遍會視作最有資格作標籤的一樣重要條件,雖然文化絕不致因為語言改變而消失或是中斷。但是語言消失的話,會使文化本身產生變質。而「傳統」的文化不在,轉而變成「新的文化」。

 

 

 

 

▲BACK

贊助單位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蔣偉寧校長
◆ 發 行 人/ 劉振榮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李世暉老師、周錦宏老師、孫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輯助理 / 謝晨馨
◆ 編 輯 群/ 古佳惠、張倩斐、周佳儀、涂正強、彭淑姿、曾筱茜、彭賢明、賴亞華、謝晨馨、鍾皓如(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設計 / 林佑柔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