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筱茜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研二生)】
四、西方文化理論(Ⅱ)—當代重要文化理論
- 霍爾 文化研究兩大典範:英國的「新左派」&法國的結構主義
- 英國的「新左派」-從霍加爾、威廉斯到湯普森,提供了文化研究的奠基典範;
法國的結構主義則是推進文化研究從事具體調查的另一典範。從李維史陀到阿圖塞,將重點置於解析人心靈範疇如何運作,與其架構所投射出的社會狀況。之後發展便為傅柯帶領的「主體」與「論述」研究,以及重回文化的馬克思式政治經濟學研究等
- 戰後西方思潮特色:「主義」紛起,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精神分析、新左派運動、女性主義、後現代主義、新歷史主義、後殖民主義、東方主義
|
國家 |
理論 |
代表人物 |
代表文本 |
基礎概念 |
1840年代 |
英國、德國 |
馬克思主義 |
馬克思 |
《共產黨宣言》《資本論》 |
探討資本主義造成的階級鬥爭與人性的異化 |
1900年代 |
奧地利 |
精神分析批評 |
佛洛伊德 |
《夢的解析》《文明與其不滿》 |
人的行為受無法覺知的「潛意識」所影響 |
1950年代 |
法國 |
結構主義 |
羅蘭巴特 |
《影像.音樂文本》 |
符號結構所隱藏的社會價值 |
1960年代 |
西歐、美國 |
女性主義 |
西蒙波娃 |
《第二性》 |
顛覆以男性為中心的價值觀,並與社會運動結合 |
1960後期 |
法國 |
後結構主義 |
德希達 |
《人類科學論述中的結構、符號和戲耍》 |
「去中心」概念使社會價值與標準受挑戰 |
1980年代 |
加拿大 |
後現代主義 |
李歐塔 |
《後現代狀況》 |
探討後現代社會中「小敘事」興起與「大敘事」崩解 |
美國 |
文化唯物論 |
詹明信 |
《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 |
資本主義發展所帶來文化形式的變遷 |
法國 |
消費社會理論 |
布西亞 |
《擬仿物與擬像》 |
虛擬世界中(超真實)真與假非截然二分 |
1990年代 |
美國 |
後殖民主義 |
薩伊德 |
《文化與帝國主義》《東方主義》 |
「他者」經由媒體「再現」後形象受扭曲 |
五、文化研究的處境
◎檢討文化研究發展的優缺點&未來發展方向:
【正面】跨學科—機動性、批判性強:可依研究主題和目的,不拘一格擷取某些學科;拒絕被劃入某學科,保有本質邊緣性格及批判性格
【負面】反學科—學科疆界不清:涵蓋範圍過廣,和人文、社會學科範疇有所重疊,無法確立特殊性
【方向】在酷兒性慾取向認同(同志理論)、後現代主義(晚期資本主義的危機象徵)、全球化與科技衝擊、擬像社會的超真實等
→ 研究當代文化現象+批判的分析—揭露其中權力和政治因素,以指出社會問題之根源
→ 新的展望:體現「文化政治學」,批判性的了解社會,並在必要時介入、改革
參考書目:
卡勒著;李平譯,《文化理論》,香港:牛津,1998年。
陳瀅巧,《圖解文化研究》,台北市:易博士文化,2006年。
John Hartley著;王君琦譯,《文化研究簡史》,台北市:巨流,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