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
油紙傘是高雄美濃特有的客家文化象徵,曾經是當地經濟主要來源,也是早期生活的重要器具,雖然在50年代沒落,現在業者力求轉型,製作紙傘師傅,將藍染與水墨炫彩的概念,融入傘面的設計,要將美濃紙傘藝術特色,傳承與發揚下去。
舞者隨著音樂,擺動手中的紙傘,象徵著高雄美濃特有的客家文化,這些闔起來時像拐杖,打開時美麗像花的油紙傘,曾經是美濃經濟發展的命脈,50年代機械洋傘大量生產,導致油紙傘的銷售量急速銳減,油紙傘業逐漸沒落,不過也是他們轉型,成為地方文化特色的關鍵。
美濃紙傘業者 林榮君:「其實油紙傘在文化的角度來看,它都是傳統手工藝的藝術品,假使用早期生活的使用品來說,那就無法生存,所以目前為止,我們比較重視手藝部分傳承的工作。」
初期製作美濃紙傘,完全倚賴人力,至少要有4個人分工,各自主導傘骨、糊紙、上油、組裝,相當耗費人力與時間,工藝也不易傳承下來,不過現在技術純熟的老師傅,因為工具的進步,再加上簡化製作過程,製作一把紙傘只要花上2天的時間,不過也有業者擔心,在演變的過程中,古早的技法會流失。
美濃紙傘業者 林榮君:「其實學做傘,它是一個非常辛苦的工作,絕對不是一般人想像中的,我一年兩年就可以學得會,所以一個工作,你都要好幾年去磨這個工作。」
雖然面臨技術傳承,人力、材料短缺等問題,不過美濃的紙傘師傅,仍持續懷抱熱情與使命感,不斷創新與設計新的紙傘,融入藍染與水墨炫彩等多元設計手法,並朝裝置藝術的方向發展,傳承與發揚美濃的紙傘藝術。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