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孟娟(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畢業生)】
客家人他們以文化、語言、族群記憶做基礎,超越地理的疆界,形成「客家族群」。關於海外客家族群,最多的是台灣和東南亞各國,近年來在歐美國家也有新的客家移民。各地移民的原因都不相同,東南亞客家移民早期有的是因為金礦、錫礦、橡膠業等生產,或丁香、豆蔻與胡椒業等香料市場的原因,有的則是因為戰亂而南遷,另外也有因教會的幫忙或當地政府的開墾政策等原因。
馬來西亞的霹靂州客家錫礦業19世紀95%的錫礦業由華人經營,在這之中客家佔有主要地位,直到21世紀變成多角化經營,錫礦市場移轉到其他國家去了,過去產錫礦的商家紛紛轉行,馬來西亞已經沒有人採礦了,採錫礦最重要的是水源,因為錫礦採集後需要大量的清水清洗,馬來西亞的政府壟斷錫產業,所以華人採錫礦步再是主要的行業了,在客家移民普遍不善經商下,星、馬客家人卻能壟斷中藥與典當業,社會制度與歷史形成客家人壟斷典當與中藥業,在典當業中交易過程為避免被人聽到商業機密以他人不常用的客語溝通,故進入不易,在十分封閉網絡組織下,在星、馬經營典當業的客家人,如今還佔有一席之地,但中藥已經受到多方的競爭下市場開放,並不在只有客家人經營了。